河源源城区埔前镇“一盘棋” 深入推进“直联”工作
针对村民反映村小组的道路问题,坪围村正加快建设。
核心提示:
涉及两村的塘角桥即将立项、幼儿园校车入村速度快不安全有望解决……自去年 11 月12 日开展“直联”工作以来,源城区埔前镇的镇干部交出了一沓厚厚的“ 成绩单”,目前已走访联系群众1967 户,发放民情联系卡1967 张,现场解决群众问题9 个,收集问题46 条,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座桥牵动了两村村民
“埔前村塘角桥要开建啦!”这几天,这个喜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埔前镇坪围村的家家户户,村里老少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塘角桥,虽处埔前村,却是坪围村民进墟镇的主要道路。
据悉,塘角桥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年久失修,不仅桥面坑坑洼洼,桥上还没有栏杆,村民从上面经过无不胆战心惊。前几个月一次下雨,有村民骑摩托车驮米过桥回村,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河里,幸亏救得及时,人才无大碍。
坪围村村民盼望修桥多年了,但由于涉及埔前村地块,一直没有解决。“直联”工作开展后,重修塘角桥的问题被驻点团队迅速反映到镇里。埔前镇委书记曹新华迅速召集镇村干部,特事特办,力图协调解决。
1 月8 日,驻坪围村“直联”团队负责人、埔前镇副镇长何华健再次带队到塘角桥边了解情况,征询村民意见。他告诉记者,塘角桥涉及两村利益,由埔前村负责向区交通部门申请立项,坪围村则负责筹集建桥资金。坪围村村支书李远通说,塘角桥的问题,仅凭坪围村一村解决不了,唯有通过镇政府出面才能解决。根据规划,新修的塘角桥长6 米,宽5 米,计划投入15 万元,近日将申请立项建设。
活动中心一个也不能“少”
当天,除了到塘角桥了解情况外,何华健还带队走访了莲花小组村民杨桂明。杨桂明今年71 岁,曾是莲花小组五届村小组长。杨桂明说,莲花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建得好,以前村小组开会无地方,只能在村头找个空旷地,搬把椅子聚在一起开会。他还提出建议说,就全村来说,光莲花小组有了活动中心还不行,全村其他的小组也要有才好,一个小组也不能“少”。
莲花党员活动中心不但解决了村小组开会无场所的问题,村民聚会也喜欢选择在这里。记者看到,偌大的活动中心,至少可容纳200 人同时聚餐。去年11 月,中心就连续摆了三场酒席,全村人聚在这里,好不热闹。该中心旁边的莲花文化广场更是村民喜爱的地方。文化广场离杨桂明家不足500 米,一有时间,他就会到广场散步。
李远通说,根据村民的建议,坪围村已做好规划。目前有3 个小组建了党员群众文化活动中心,2 个小组建好了文化广场,其他没建的也将陆续开建。
一个困难户也不能“丢”
记者了解到,2014 年11 月12 日起,埔前镇17 个驻点团队全部成员开始入驻各村(社区)深入开展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分片走访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目前已走访联系群众1967 户,其中特殊和重点人群64 户。这其中,朱寿安就是特殊和重点救助人群中的一户。
“没想到坪围也还有这么困难的家庭。”见到记者,驻点团队成员张慧说起了第一次到村民朱寿安家中的情形,称见到的困难景况,足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去年12 月12 日,张慧跟另一名成员到朱寿安家。朱寿安一家4 口人挤在50 多平方米的泥砖房里,不到50 岁的朱寿安,看起来像是已过花甲之年,门牙都掉光了。一问才知道,一家人种田仅够吃的,孩子上学,再加上妻子长年有病,日子过得很艰难。张慧说,除家庭困难外,朱寿安反映小孩明年考高中没有钱,驻点团队计划帮助联系免费上职高,考虑到他家实际情况,将争取纳入低保户进行救助。
曹新华说,这次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全镇将“一盘棋”深入推进,绝不能让一个困难户“掉队”,大家要齐步共建小康。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