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源将全面铺开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一本本红色封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土地的“户口簿”,更是农民的“定心丸”,是农民获得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
确权颁证后,耕地资源变成“活资产”。农民不仅可以凭证依法办理流转和入股手续,增加财产性收入,还可以用自己的权证进行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的进一步明确,更为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提供原始依据。
土地确权是农村改革的基石。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分“三步走”,2014年扩大试点、2015年全面铺开、2016年基本完成。
土地“户口簿”让农民定心
年过花甲的朱来兴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时,翻看了许久,直到确认8 块地的大小、形状、四至界线都准确无误后,他才安心地把“红本本”收起来。在他眼中,4.77 亩已经耕种几十年的地对一家子来说太重要了。
早些年,村里总有人为削田埂这样的事吵得面红耳赤。越削越薄的田埂、胡乱扩张地界,都是因为土地四至没有印在白纸黑字上。吵架双方扯着嗓子喊,但终究说不清到底谁家有理,纠纷成了一笔糊涂账。如今土地有了“户口簿”,每一块土地的位置、面积等信息在证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再也不怕起争执了。
去年召开的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包括朱来兴在内的33 位东源县顺天镇大坪村村民,成为继源城区坪围村665 户村民之后又一批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村民。
持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意味着村民们拥有证书中所规定的集体土地合法承包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随意改变承包关系和收回其承包地。如果他们愿意,可凭证依法办理流转和入股手续,并有权从土地流转和入股中获利。若在承包期内国家或地方建设需征用土地时,他们还可依法获得补偿。此外,农民还可通过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耕地资源变成“活资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村土地的使用价值开始释放。然而,农户小田块分散经营,土地撂荒闲置而不流转,日渐成为制约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与现今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朱来兴家中的青壮年都长年外出务工。近年来,随着土地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对于分散耕作的农户而言,意味着土地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这些年,由于顾虑流转土地潜藏风险,盘算来盘算去,朱来兴始终不敢轻易将土地流转。
“我们常说,‘ 地到户,田到边,人定心’。农村土地不确权不颁证,只有一个承包经营合同,流转时,农民不放心,怕‘流转’变成‘流失’。”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好了,农民拿到 ‘红本本’,心里就踏实了,可以放心流转了。”
经过确权颁证之后,一纸权证让农民把地“装进”兜里,成了“活资产”。无论谁想再动农村的承包地,都必须经过本户同意。如果农民外出打工,可以将承包地进行流转,获取收益。
已颁发土地“户口簿”3595份
2011 年,我市启动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当年,源城区被确定为全国50 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县(市、区)之一,承担农业部安排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任务。作为广东省仅有的两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我市选定的埔前镇坪围村665 户村民,在2013 年 7 月成为全市、全省首批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农民。
去年4 月,东源县被定为全省18 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之一,其他县区至少选择1 个以上村开展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至此,我市第二批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启动,扩大试点工作逐步稳妥推进。
日前,连平、紫金、和平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村的村民,也陆续领到了土地 “户口簿”。源城区埔前镇已完成影像图收集整理,正着手技术服务公司招投标工作,完成招投标后可全面铺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龙川县相关试点村已全部完成外业指界,即将进入张榜公示阶段。
截至上个月31 日,我市已确权承包农户数5472户、确认土地承包面积18000余亩、确认地块数40959块、颁发证书3595 份。
见习记者 杨金萍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