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自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亮点回眸
亮点一
打造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品牌
让家训文化和传统道德熏陶市民
创文,根本在育民,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我市充分探索和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客家古邑家训、文明实践活动手册等文化精品,推动市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客家古邑家训文化,更是成为了我市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品牌”。
家训长廊已成为我市一个集诵家训、赏书法、观奇石的特色文化景点。
河源是客家古邑、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里,融就了灿烂的客家文明,也积淀了厚重的家训文化。几千年来,河源的家训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修身守则、持家良方,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奋发有为的河源客家人。
“留儿千秋富贵,莫若良言一句。”为更好地传扬客家家训文化,我市在客家文化公园建设了全国首个家训长廊,邀请全国百名知名书法家,书写百个河源姓氏家训,镌刻在百块天然蜡石上,形成1000 多米的客家古邑家训长廊,成为一个集诵家训、赏书法、观奇石的特色文化景点,让市民在休闲中接受家训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熏陶。
此外,我市还通过编印10 万本《客家古邑家训》书籍,制播家训电视专题片,编创 “古邑家训客家魂”文艺节目巡回演出,编发家训“十德”读本和客家古邑文明谚语,制作家训匾牌悬挂在祠堂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提升市民思想道德水平。同时,通过开展“明字知理”和“身边好人”、修心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河源客家文化,培育道德文明新风。
亮点二
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宣传
市民在“氛围”中植根文明
“好心好大家,坏心歪自家”。走在河源的大街小巷上,不时都能看到创文的宣传标语。创文,是一项百姓工程,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建、共享。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到创文中来,我市全方位、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创文的知晓度和积极性。
据悉,我市在社区、主干道、电子显示屏、大型广告牌等设置或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客家古邑文明谚语”、“日行一善”提示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融入传统文化中。这些创文标语、口号,特别是颇具特色的文明谚语、公益广告等,为我市创文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造势作用,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创文氛围,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创文的积极性。
此外,我市广泛开展入户宣传,编印《客家古邑家训》等创文图书送进千家万户、学校、机关和企业,还组织了500 名青年文明志愿者,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宣传文明礼仪、创文知识,开展入户调查。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共爱一个家·同创文明城”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共收到市民有效建言近1000 条,志愿者队伍壮大1 倍,大街小巷每天都能看到文明监督员的身影。
亮点三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突破
市民“乐享”文化发展成果
河源地处粤东西北山区,经济底子薄,文化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近年来,为进一步繁荣文化发展,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充分发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近年来,我市共投入近10亿元建设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档案馆、河源报业创意基地和桃花水母大剧院等“四馆一基地一剧院”。目前,市文化馆已投入使用,市图书馆、市档案馆、桃花水母剧院主体工程即将完成,2015年这些场馆全部可竣工使用,届时,市民的文化活动将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我市还积极打造“多彩河源·欢乐广场”群众文化展演平台,3 年来,平均每月举办4 场以上演出,平均每场观众数千人,真正成为群众参与、群众表演、群众享有的“百姓舞台”。同时,精心打造大型岭南风情史诗《桃花水母》,用美伦美奂的舞台艺术展示岭南风情,此剧将于2015 年10 月完成,并作为文化旅游品牌节目在市区长期演出。此外,我市大力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投入2 亿多元,保护和传承了龙川佗城、和平林寨古村落和紫金花朝戏、连平忠信花灯等一大批文化遗产。
亮点四
城市面貌变化大
市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厕给市民们往往留下的都是脏、乱、差的坏印象。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的公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市共投入300 多万元强化对市区公厕的升级改造、管理维护,通过加强对市区26 个老旧公厕的改造升级和日常监管,市区50 多个公厕有了现在“眼看干净、鼻闻不臭、舒心如厕” 的宜人环境,传播着文明的芬芳。
此外,我市还扎实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大力开展“六乱”整治和集贸市场整治,巩固创卫成果。同时,我市投入10 多亿元,建设和完善了一批道路设施和绿化设施,重点解决了老城区73 条内街小巷道路硬底化、排水排污设施和路灯安装,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在城市美化方面,近年来,我市共投入 10 亿多元,先后建成了文化广场、客家文化长廊、3.3 公里的滨江大道、8.5 公里的绿化带、4.3公里的亲水休闲步道、20多公里的绿道等城市景观工程,“珍珠相连,绿篱相间” 的景观格局正在凸显,城市环境得到提升。
上一篇:河源将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步伐
下一篇:河源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