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国权提交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深化改革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虽然近年来国家扶持民营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行、正处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影响,政策给力不足、营商环境不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因素,表现为在投资领域无法享受与国企平等政策待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无法有效缓解,税费过重等方面。
张国权是来自民营企业届的老代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一直是张国权的关注重点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对中小微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业蔚然成风、遍地开花,让我感到很振奋。”他认为,大力促进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为此,他建议全面深入落实中央扶持民营积极发展的系列政策,落实“非公36 条”等文件精神,营造权利、机会、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大力扶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小型民营金融机构发展,尽快建立完善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推动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如果建议得到落实,将会对民营经济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会。”
相关新闻:
河源市有望搭上立法权头班车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前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随着立法法的修订,目前广东没有立法权的17 个地市将有望获得立法权,而河源也有望搭上立法权的头班车。
根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全国 235 个设区市有望获地方立法权,同时,草案说明中提到,建议赋予东莞、中山及甘肃省嘉峪关市等3 个不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意味着,除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已有立法权的四个城市外,广东省其余17 个城市有望获得立法权。届时,广东21 个地级市都获得地方立法权,而广州、河源等18 个设区的城市只有单一立法权,只能对 “城市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深圳、珠海、汕头3 个特区除拥有设区的市拥有的地方立法权外,还有特区立法权。
随着河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区域性的问题靠全国立法很难,亟须运用地方立法权进行个性化的规范。我们在期待获得立法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地方实际情况,以保证高质量的立法。对于设区的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如何保障地方立法质量,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表示,立法人才对立法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要高度重视地方立法人才的培养。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