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河源启动2015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

 
为企业代表颁奖。

当前,我市经济步入“新常态”,不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下滑,但对于今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我市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没有丝毫减弱,亦如这盛夏高温一样热辣。截至昨日,我市今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筹得善款已超过1650万元,捐款还在火热进行中。

在昨日上午召开的2015 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暨表彰大会上,何忠友、彭建文等市领导现场带头捐款,提出要发挥领导干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全社会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活动;要创新扶贫济困的手段和方式,进一步扩大公益慈善的范围,让弱者不再孤独,让贫者不再无助,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生命的温暖、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希望。

会前,何忠友、彭建文等市领导还与爱心企业家进行了座谈交流。


市领导带头捐款。

累计捐款超500万企业有8家

据了解,“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自 2010 年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踊跃参与,5 年共募集认捐善款近3 亿元,也涌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至2014 年,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全市累计捐款金额2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0 家,其中500 万元以上的有8 家,分别是三友集团 2995 万元,坚基集团1162 万元,大顶铁矿 1140 万元,华达万福公益基金会818 万元,广东汉能790 万元,东江源温泉度假村650 万元,广东腾达地产580 万元,柳城石英矿瓷土场530 万元,这8 家企业的总捐款额就超过8000 万元。而累计捐款金额超过20 万元以上的个人也有3人。

不仅如此,5 年来,我市参与活动的单位和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11 年市直参加活动的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仅有215 个,2014 年市直有279 个单位、企业和个人参与了捐赠活动。

这与我市创新慈善事业的参与方式和慈善手段,丰富慈善活动的形式,拓展扶贫济困日活动的内涵不无关系。据悉,除捐款捐物外,我市还积极引导鼓励公众通过慈善消费、慈善义演、义卖、义拍等方式,为困难群众奉献爱心。

每笔善款都用得“明明白白”

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社会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对于捐赠款物的流向和使用成效,群众关切,媒体也关注。

据悉,“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自2010 年启动以来,我市每年都对上一年度的善款使用情况进行了公示,并已形成惯例。市民政局官网日前“晒”出的去年善款使用情况显示,截至今年4 月30 日,市直共接收单位、企业和个人到账捐赠1263.19075 万元,已拨付使用806.54235万元。

对于这些善款的流向和结余问题,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解释说,我市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实解决一批重大民生实事。其中一部分善款作为贫困村帮扶项目的补助资金,用于扶贫村发展集体经济,建设一大批生产性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另一部分则定向资助教育助学、残疾人事业、教育文化等社会公益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善款的使用效益。由于涉及一些项目投入量大、建设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不是一次性全部拨款,而是按工程进度情况进行有计划地拨款。

打造群众认可的慈善品牌

我市在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收到定向捐赠资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针对这一情况,市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将进一步规范捐赠款物的使用和安排,加强定向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监管,特别是尊重捐赠者的意愿,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捐赠者的意愿,让大家捐得顺心,捐得放心。另外还将做好捐赠款物的汇总和统计,及时如实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和使用情况,一如继往地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记者了解到,源城区日前承诺,辖区内企业家所捐赠的善款,其中的70%将由企业定点支配,区委、区政府将对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实行“阳光操作”,确保资金规范管理,使用合理。

市委书记何忠友要求,各级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机制,加强慈善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捐赠款物使用安排及时,合理合规,尽快发挥实效,提高慈善事业公信力。同时,要精心打造群众认可度高的慈善品牌,构建更多方便、快捷、可靠的爱心品牌,形成慈善活动品牌化、项目化运作,提升慈善项目的影响力,提高扶贫济困的成效。


接受爱心企业捐赠。

企业心声

霸王花集团:

乐善好施是一贯宗旨

昨日,广东霸王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场认捐100万元,成为我市当之无愧的“爱心大户”。该集团总裁朱日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企业一贯以来的宗旨。”

据了解,多年以来,霸王花集团一直以各种方式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参与道路建设、爱心助学等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朱日杨表示,集团在做强做大自己事业的同时,同样心系贫困乡村和群众,“2000 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捐资助学,到现在帮助过的学生已有300多人。”

东江源公司:

支持公益 回馈社会

去年,东江源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在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捐出善款100 万元,成为我市扶贫济困万绿杯金奖获得者。

“扶贫济困是为社会尽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也是让企业做得更大更好的一种鞭策。”该集团总经理助理欧阳福告诉记者,每年的扶贫济困日他们都会捐款,借此感谢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他表示,今后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汇源集团:

这是企业荣幸和责任

广东汇源集团去年共捐50 万元用于助学、扶贫等公益事业,荣获扶贫济困万绿杯银奖。

“为家乡的扶贫济困奉献一份力量,是民营企业的荣幸和责任。”该集团董事长赖运宏说,此次受表彰,对集团既是鼓励更是鞭策。今后要把企业做得更强更大,以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体。他表示,今年将继续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为扶贫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链接

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截留或挪用

日前,省政府发布《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管理办法》,规定受赠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受赠财产接收、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捐赠财产除用于受益人或扶贫济困项目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或挪用。

捐赠人定向捐赠的,受赠人和使用人应严格按照捐赠人意愿安排使用定向捐赠财产,确需变更的,应经捐赠人同意并变更捐赠协议后方可实施;非定向捐赠财产,由同级相关部门根据当年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项目要求提出用款申请,经扶贫济困日活动办公室审核后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向本单位、本系统募集的捐赠财产,有定点帮扶任务的,优先用于本单位扶贫开发定点帮扶。没有定点帮扶任务的,捐赠财产纳入非定向捐赠财产范围。

本报记者 张涛 谢素婵 朱冀 通讯员 刘国华 陈智聪 刘浪文



相关热词搜索:广东 扶贫 济困


上一篇:纪念建党94周年|党员应当好推进改革发展的主心骨
下一篇:软弱涣散村整顿要坚持“两手抓”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