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核实农村"三资" 农村集体固定资产达7.5亿元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14 年,我市农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到 7.5 亿元,有村级集体耕地9508 亩,农村集体“三资”总量越来越大。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推进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暨农村集体资产清理核实工作会议上获悉,为管好农村集体“三资”,我市将从本月起对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理核实。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据了解,由于我市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本还处于手工时代,管理方式粗放,造成了部分农村集体资金使用不公开、资产经营不增值、资源交易不透明、村居“一把手”监督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据市信访局透露,近年来我市农民上访反映的问题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包括土地在内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据了解,今年以前,省纪委已牵头对全省2012 至2013 年的农村集体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我市将从本月起,以省的清产核资结果为基础,再次清理核实今年6 月30 日前全市村集体“三资”。在今年底前,建成县(区)、镇(街道)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在村设立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站点,实现互联互通。
另悉,为防止由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小官大贪”现象,我市率先在全省引入了会计事务所,以第三方的身份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确保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首批纳入市级审计的村(社区)共有71 个。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