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公共服务均等化促民生资金"舍得花"转向"花得好"

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目前我市正在推行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工作,年初预算批复单位部门预算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必须在预算安排当年使用完毕,原则上不办理结转,结余由同级财政收回统筹使用(除当年12 月份安排的资金允许结转外)。这也是我市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深化改革要求,市财政部门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财政改革作为财政系统的头等大事来抓。2014 年由市财政局为第一牵头单位的重要改革任务共13 项,改革试点项目4 项,已全面完成; 2015年改革任务22 项,其中重要改革任务有 16 项,改革试点项目4 项,重点推进的改革事项两项。目前,各项改革项目进展顺利,部分改革项目已提前完成。

推行零基预算改革 项目支出每年据实核定

据悉,市财政部门自启动深化改革工作以来,制定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方案》,科学设定了 2015 年至2018 年财政改革目标,分设了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9 个专项小组,统筹推进改革工作。

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方面的重头戏,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工作是我市财政部门为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体系,自主开展的改革试点项目。过去,部门预算编制模式是“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年度预算资金有结余的可以滞留本单位。从今年开始,我市将逐渐改变这种模式。在编制2015 年预算时,我市选取了市委办、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3 个较具代表性的市直单位,开展了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今后,部门的水电费、物业费等每个项目支出都要据实核定标准,实行动态化管理。”市财政局副局长何仕军表示,明年,零基预算改革将分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到2018 年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开支标准体系,对项目支出按照“一事一预算”的原则每年据实核定,构建科学合理、细化精准、约束有力的预算编制方式,从源头上抓预算管理。

建立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平台 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监管,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开展了新一轮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工作,推行的公务卡、财务核算监管改革制度覆盖率均达100%,全面推进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则是我市抓财政监管的重点工作。

目前,我市已经制定相关实施方案,确定了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乡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总体改革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已完成了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各县区均与当地农村信用社(代理银行)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厘清了双方权利和义务;东源、和平、紫金、源城已开设零余额账户,连平、龙川正在加快推进中。

据介绍,原来的付款方式由预算单位财务部门与开户银行直接办理,无需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而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后,将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类,付款时先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资金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上支付。这一改革使财政资金流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减少了中间许多环节,避免资金截留、挪用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先预算、后做事”的财务管理理念。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去年民生支出占44.25%

今年6 月,省政府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市范围,我市成为试点城市之一。根据要求,各试点地区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纳入社会建设的主体内容,并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改革试点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目前,我市已完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意见(2010 年—2020 年)》的修编,改革涉及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均成立了专项小组,明确了10 个均等化领域综合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

据何仕军介绍,近年来,我市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逐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入力度,去年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4.25%,比上年提高了5 个百分点。接下来,我市将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工作,促进财政民生资金从 “舍得花”向“花得好”转变,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本报记者 谢素婵



相关热词搜索:花得 民生 资金


上一篇:河源两项目入选"省非遗" 和平墩头蓝紫金木偶戏
下一篇:河源将打造更多跨市旅游路线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