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五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马增茶汉畲一家亲
编者按:今年9 月是广东省第五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持续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团结和谐的民族工作氛围,即日起,本报将开设专栏,为读者讲述关于我市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马增茶是和平县东水镇蓝姓祖先从福建移植过来的,至今已有500 年的历史,茶质纯、茶味香,甘醇滑口,是当地独一无二的 “名品”,是引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秘密武器”,也是连接当地汉、畲两族百姓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
1989 年,和平县东水镇增坑畲族村挂牌成立,蓝水英当选第一任村主任兼支部书记。上任后的蓝水英决定要带领本村畲民和汉民创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富民之路,经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广征意见后,蓝水英认为,增坑村非常适宜种植祖传的茶叶,因此,发动广大村民种植马增茶是最适宜带领村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
按照祖上训诫,马增茶的种植制作不能传与外族,只能由畲族自己掌握。要发动村民种植,就必然要将马增茶种植制作技术公开,传至外族。为了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目标,为了当地汉、畲两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蓝水英决定要破祖训。为了得到族人的支持,蓝水英挨家挨户去游说,讲祖德、讲政策、讲发展、讲前景,终于做通了畲族族老们的工作,把畲族祖辈传下来的马增茶种植制作技术公开,并且毫不吝惜地传给周边的汉族兄弟村,进而开始不分汉、畲族地广泛种植。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种植,目前,增坑村已种植有茶叶近千亩,并已正式注册 “马增茶”品牌,产品驰名省内外,在珠三角、河源市产品供不应求,也成了和平县东水镇“一乡一品”的名品。现在增坑村周边的莫丰、宋龙、中心村等几个行政村也开始了种植马增茶,从一家富成了大家富,彻底消除了从前汉、畲之间的隔阂,汉畲两族从此和谐共处。
本报记者 谢素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