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 深河两地将通过深河产业城等项目建设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近日,市长彭建文组织召开深河产业城建设工作会议。记者获悉,酝酿已久的《深圳(河源)共建产业园开发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已经呼之欲出,将于近期出台。根据《方案》要求,深河两地将通过深河产业城等项目建设,助推我市园区工业总产值在2020 年达到4000 亿元以上。
自全面启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工作以来,我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今年 8 月中下旬,省委书记胡春华,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相继来我市调研后,对口帮扶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据了解,深圳市已决定在原有的3 亿元产业帮扶资金基础上追加10 亿元共建园区建设资金,并另外拿出1 亿元用于我市民生事业建设。目前,14 亿元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
帮助我市在2020 年实现振兴发展、人均 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终极目标。两市目前着手制定的《方案》中提到,要通过深河产业城等项目建设的示范效应,带动河源全市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发展,助推我市园区工业总产值在2017 年达到2000 亿元以上,到2020 年超过4000 亿元。
作为对口帮扶工作的主要平台,深河共建产业园的建设至关重要。尽管《方案》还未正式出台,但是两市已经达成一致意见,采取“1+N”(一园多点)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建,将整个“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纳入合作共建范围,由深河双方选择已完成土地整备、条件成熟的地块进行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形成一园多点、以点带面、马上就做、做就做成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深河产业城A区、B 区成为两市合作共建的重点区域。
《方案》中还提到,2015 至2017 年,深圳每年将协助我市引进超亿元投资项目100 个以上,到2017 年底,深河产业城累计引进落户项目要达到20 个以上、投资总额超过150 亿元。而到2020 年,深河产业城的引进落户项目累计将达到50 个以上、投资总额超过 300亿元。
新闻1+1
教育帮扶启用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 杨金萍 9 日,2015 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支教教师见面会召开。记者获悉,今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启用新模式, 18 名支教教师分成5 个小组,集体挂钩帮扶各受援学校,集中力量将被帮扶学校培育成优质学校。
据介绍,今年和往年不同,深圳市教育局和河源市教育局改变思路,采取分组集体挂钩帮扶模式,集中力量将5 所被帮扶学校培育成优质学校,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促进整个地区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实现以强带弱、以点促面,形成帮扶扩散效应。其中,河源中学、龙川一中、紫金中学是高中优质学校,市一中、市二中是市区两所初级中学。这种帮扶模式将更能发挥支教教师的作用,实现支教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接下来的一年时间,这18 名教师将以承担教学任务,上示范课、听课、评课,举办教研活动等形式,着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帮助受援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参与学校管理,结合实际,复制移植深圳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受援学校管理水平。据统计,自2013 年以来,深圳市一共派出63 名教师到河源支教(其中2013 年20 名,2014 年25 名,2015 年18 名),所有的支教老师,都是经过深圳市教育局遴选的精兵强将。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