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父 亲

父亲是山村小学的一位教师。在我小时的印象中,他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这似乎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称。学生们不怕家长,就怕我当教师的父亲,我也不例外,并不因为我是父亲的儿子就受到格外的宠爱。少儿时代,我就是在父亲严厉的管教下度过的。

小时候,我贪玩,每天常常玩到夜幕降临才归家。当我踏着夜色回来,父亲总是从鼻子里嗯出一声:“你还知道回来?”然后,抡起巴掌向我的臀部狠狠拍去。有时他会站在家门口大声喊我归家,我的乳名随着他那粗犷的嗓音在村里回响。有一次,我跟小伙伴打泥块仗,被打破了头,回到家,父亲一边训一边给我包扎,一点也没有怜惜安慰的意思。我上小学时,迷上了小学校那张简陋的乒乓球桌,玩乒乓球上了“瘾”。父亲说这样下去会影响学业,不让我打,但我不听,他就把球拍收起来。没有了球拍,我就用小木板制作代替。父亲干脆把球拍给扔进火灶里。父亲就是这样严厉,似乎也无情。好笑的是,我知道父亲这样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但那时的我,却一点“反抗”的精神和勇气也没有。

小学毕业,我离开父亲到乡中学去读书,满以为这回自由多了,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中学里有一位老师是我们村的,而且跟父亲极好。父亲就经常通过这位老师了解我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我在中学的一点一滴他都清楚。我每个周末回到家,总会被父亲训一番。记得“的确良”面料时兴的初期,我向父亲要钱买一件,父亲问:“是不是全班同学都穿上了?”我老实回答“ 还没有”。“那你就不要买!”父亲毫无商量的余地,这样,我一直穿着由母亲自织自染自制的土布衬衫到中学毕业,才敢买一件的确良衣服穿——而且一半的钱是我自己打柴禾卖挣来的。

初中即将毕业时,一位女同学给我赠送了一本笔记簿作留念,扉页上抄录了泰戈尔的一首诗:“让我的爱情/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一天,笔记本被父亲发现了。他接连对我“审讯”。我委屈地说:“我没有那个意思。”可父亲就是不相信,他对我进行了严肃的“思想教育”。他先是给我大谈了一通名人的爱情观,末了,他说:“决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含糊!”

以后,转到城里读书,父亲对我的“管教”似乎松了一些。这可能是我年纪不小了,或许是我回家少了的缘故,反正我觉得自己成了自由飞翔的小鸟。1979年读高中时父亲极力要求我考大学,但我却应召到中越边境当了一名边防警察。那时的中越边境到处都充满着火药味啊!而对我这一重大举动,父亲却没有劝说一句。我到边防后,父亲非常关注中越边境的消息。每每边境战事紧张,我都收到父亲的来信。有一次,我没有及时给他回信,他竟连续去了两封电报。3 年后,当我带着一张在党旗下宣誓的照片,出现在父亲的面前时,父亲静静地端详着我,而后又轻轻点头,就忙着去上课了。

后来,我又到北方读书。毕业回来时,我发现父亲严肃的面孔不见了,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带着几分深沉和思考。或许是他教书教累了?或许是他在回忆自己的教育得失?或许是他感到我已经长大成人?我不得而知。

黄志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乡的那棵大榕树
下一篇:渐行渐远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