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台影响河源楼市几何
新政出台影响河源楼市几何
二套普通住房商贷首付比例下调到4 成!购买2 年以上的普通住房转卖的,免征营业税!前天下午,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财政部、国税总局连发两条重磅新政,房地产迎来自2008 年以来力度最大的强心剂。楼市新政实施后,将会对河源楼市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看本报记者的采访。
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买二套房,最低首付款的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在2015 年3 月即将过去之际,一颗关于房贷政策的“重磅炸弹”在房地产行业炸响。而除了调整二套房首付款比例,这颗“炸弹”还包含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等多项利好。
日前,市区某房地产企业老板宣布破产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导致部分市民对河源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产生了疑虑。然而,无论是相关部门及时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河源房企大鳄“抱团取暖”的决心,还是房贷新政的降临,都将利于市民重拾信心,推动我市房地产业继续前行。
现状
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目前,全市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放缓,销售面积和金额略有下降,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仍有相当数量的刚性需求。
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3.63 亿元,同比增长26%;全市商品房销售(含预售,下同)面积238.5 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商品房销售面积 103.2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8.85%。今年1-2 月,市区房地产市场有上扬势头,市区商品房销售(含预售,下同)面积26.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49%;市区商品房销售金额14.79亿元,同比增长40.78%。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河源房地产业受到国家金融政策、市场因素影响,难免会遇到低潮。不过河源房地产企业仍表示对河源市场充满信心。
河源雅居乐地产负责人表示,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经过去。近几年来,房地产整体发展趋于平稳,但像河源这样的后发城市依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合和房地产负责人则认为,如果房地产企业对待项目,能够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精心策划、集中精力用心去做,河源这个市场是没有多大风险的,仅仅是利润多少的问题。
新政
或将释放河源改善性刚需
前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发文,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将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买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新政同时还规定,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可低至20%,而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
据了解,新政下调二套房贷比例,意味着改善性需求置业的门槛大幅下降,带来改善性购房需求的积极释放。以河源一套市值80 万元的房屋为例,按照现有的二套房首付比例六成计算,首付款为48 万元;若首付降为四成,则可减少16 万元首付款。
有业内人士分析,过去政策下改善居住条件的成本非常高,很多群体难以完成二次置业,使得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都面临资金循环不畅通的尴尬。新政落地后,或将让更多的改善型购房者入市购买新房,从而加快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既可以解决消费者的买房问题,也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新政之外河源还有哪些利好?
将出台房地产业扶持政策
据了解,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我市从去年起开始着手起草扶持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已经在日前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中讨论了政策的可行性,目前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这些政策有望于近期出台。
在近期举行的房企座谈会上,市长彭建文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流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先把政府资源倾斜给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大、贡献大的银行;各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切实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支持力度,为房地产业提供必要支持,发挥好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加快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吸引力,激活房地产业市场需求潜力;利用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水库移民点改造等途径,加快盘活、消化一批现有存量房。
相关部门为企业“特事特办”
去年,相关部门为我市各楼盘小区车库“办证”解决了房地产企业的一大难题。今年,党委政府会继续为企业排忧解难,金融、规划、国土、房管等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将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作为、加强服务,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为房企“特事特办”。
为帮助房地产企业实现良性发展,我市还将在今年加大对民间资金的监管力度,严控民间借贷,大力打击非法集资。
各方反应
银行:全力以赴保新政实施
记者昨日从市银监部门获悉,去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151.52 亿元,比2013 年增长了26.92%。房贷新政出台后,银监部门将督促各家银行全力以赴确保新政的实施,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辖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的比例和利率水平。
通过近期银行业召开的两次紧急工作会议,全市各家银行已经统一了认识,不会因为此前个别房地产企业出现问题而收紧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同时,在施行现有贷款政策的情况下,若有必要将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此外,市银监部门还将督促银行业金融部门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据悉,去年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达到48.8 亿元,增速较上年初达到28.44%。河源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仍在加大。
市民:该买则买
昨日,记者就房贷新政采访了多位市民。记者发现,不同群体对新政的热度不一,但无论政策如何变化,市民购房的最大出发点还是在于自身需求。
“ 什么,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了?那我得找个时间去看看房子。” 市民吴先生并未在第一时间听说新政出台的消息,记者告知后,他购房的欲望有所增加。据悉,吴先生在市区有一套80 平米的房子,从去年开始产生了买第二套房的想法,却因为 60%的首付款迟迟不敢下手。他说,如果首付款降为四成,自己可能会下定决心出手。
与吴先生不同的是,还未曾购房的朱先生认为新政对增强自己购房信心作用不大,因为新政涉及购买首套房的部分只包含了公积金贷款者,没有缴纳公积金的朱先生无法享受新政优惠。
尽管新政涉及面有限,不过大多数市民认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亟待需求的刺激。而谈到我市目前的房地产情况,不少市民表示,希望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房企大鳄聚首谋发展
房地产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是现在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在3 月 27 日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市区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上,多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聚在一起,毫不避讳地说出了目前部分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弊病,更重要的是树立起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万隆房地产:房企可以向政府提出扶持的要求,但同时也必须对政府和客户负责,不能把在河源获得的资金往外地投,更不能向高风险、不良的项目投。
坚基集团:资金困难是房地产企业目前遇到的最大麻烦,希望银行不要收缩贷款,甚至可以大胆扶持一下。
华达集团: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还是要做减法、守住现金流。
恒大地产:房地产发展已经告别了粗放时代,政府在监管过程中要注重去房地产的投机化。
雅居乐地产:希望河源多一些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培训和讲座,帮助房地产企业冷静分析业态的分布。
本报记者 黄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