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改善民生要脚踏实地

本报2 月18 日报道:昨日,市长彭建文主持召开座谈会,就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各界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据悉,市政府目前正在起草的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承诺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并将以结合河源实际、结合群众要求为原则确定民生实事,帮助群众解决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问题。

点评: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普通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就是政府当年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要做哪些事。作为 “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典型代表,“十件民生实事”件件牵动人心,件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过去几年,党委政府每年投入民生实事的资金都数以亿计且还在不断增加,这对财政吃紧的河源来说着实不易,但这些投入却直接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路更好走了,上学更方便了,看病压力更小了,买菜更近了……政府这种不撒胡椒面,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做法,让城市发展的成果快速惠及到百姓,让百姓对生活环境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新一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即将出炉,我们不妨去期待,今年我们的生活又会因党委政府的作为而得到多大的改善。

本报2 月16 日报道: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性质的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目前体育协会数量已经达到了40 多个。目前,我市的体育协会基本覆盖了各类主流体育项目,这些组织正在发挥着带领群众健身的积极作用。也得益于此,我市在体育活动上顺利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去年“全民健身日”,我市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全部由社会组织承办。

点评:由于发展结构和模式的原因,长期以来,体育部门既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实施者,体育社会组织此前只是被赋予“助手”的角色。但随着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正逐步走向“多元化”,这其中,体育社会组织就成为了全民健身最活跃的“ 细胞”。而对于民间体育社团这样的新鲜事物,如何理顺同体育部门的关系,却引发了诸多思考和实践。目前来看,如果体育部门能够真正重视体育社会组织,打破利益固化,开放更多领域,就可以使社会组织这一“细胞”强壮起来,从而锻造出健康的社会肌体。

栏目主持:黄冉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上一篇:一纸空文
下一篇:客家公园樱花开了 引来市民前来赏花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