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劳动永远最光荣

有道是,“流光容易把人抛”,世间唯时间最神秘,视而难见,叩之无声,一年365 天,平凡人家每天过着上班、务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一年一度“五一”劳动节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多数人“五一”归来相聚多问“假期在哪儿玩”,或许已忘记劳动节的由来。于其而言,“五一”劳动节充其量只是比周末多一天的“小长假”。当下,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物质丰盈、生活富足,然而当我们欲望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是劳动,让人们生活富足。先贤郑板桥曾云“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农家劳动场景,在旧时客家河源处处可见。和平知县胡盛洪作诗云“芭蕉绿竹护幽栖,门对青山傍小溪。更有老农驱犊出,冲云带雾荷耕犁”,已出版的《河源老照片》也不乏旧时一些劳动场景。

春播时节,笔者踏访古郡和平,但见地头“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那肥水汪汪的稻田里,行行栽插整齐的秧苗,随风摇曳惹人心动,好想一挽裤腿,跳进去插几株。至今犹忆小学时读过的《手》,那两只手“每个指头都伸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那“手”的样子,伴随着少年的美好记忆被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也许,这就是劳动的魅力所在。

风雨沧桑,旧日劳动场景已不再来,然如今生活中的城市仍处处可见劳动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奉献在城市角落,或尘土满身,或汗水直流,仿佛永远那么忙碌,然脸上偶尔闪现的笑容,却让人感动。平凡是他们的本色,劳动却让他们变得伟大。

“中国好人”杨梅把一座普普通通的公厕打扫成槎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给“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谓在平凡岗位上演绎不平凡的传奇。在“劳动最光荣”似乎已成为时代渐行渐远的背影面前,杨梅这种高度专注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待公共利益的恭谨之心,难道不是我们当今浮躁浮夸的社会所最需要的“钙”吗?话又说回来,有几人如杨梅般幸运。君不见,北京快递小哥被连续掌掴,西安快递小哥遭辱骂殴打,北京小区保安被宾利车主召人围殴,这些一线普通劳动者遭遇不公待遇的事件,令人痛心。这也折射出如今不少人心目中仍然存有劳动分贵贱的观念,仍然缺乏对“劳动”和“劳动者”最原始最真实价值含义的理解和善意尊重。

言犹及此,猛然忆起,今天的话风貌似不讨喜,感觉自己有些像宴席上砸场子的,大家正乐呵呢!尤其是,在互联网大潮涌动的时代,“劳动”这个词看着是那么的朴素,朴素的有些陈旧,落伍,过气,貌似还有一丝戏谑在其中。但无论怎样,笔者还是以为,并深信不疑,要尊重每一位劳动者,要热爱劳动,要从自身做起。至少,要给后代做一个热爱劳动的榜样。

试想,一个不热受劳动的人,怎么能教育培养出热爱劳动的下一代呢?再者,客家先辈已留下很多富有劳动气息的“老照片”,而我们这一代要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老照片”,给他们留下一个怎样的“五一”劳动节呢?

今年“五一”劳模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张文说,当前全市宣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不应该仅仅当作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的事,而应该是一年365 天的事情。笔者以为,敬畏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也不单单是“五一” 劳动节的事,也应该是一年365 天的事情。

窃以为,当前每一位河源劳动者都应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气神,应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方能书写“槎城故事”,创造“河源奇迹”,进而实现2018 年与全省同步奔小康。愿有更多槎城人能像杨梅一样,拥有一颗对工作尽责之心,对公共利益的恭谨之心,那么也一定能够成为自己所站位置上的赢家!

张涛



相关热词搜索:劳动 永远 最光荣


上一篇:舌尖安全须层层把关
下一篇:让法律威力延伸至农村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