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泥头车要重拳
“真受不了这些泥头车,跟在后面,砂石从车上飘洒打到挡风玻璃;跟它挤吧,它跑起来不要命,比小车还开得快,只能躲得起惹不起。”一些司机这样抱怨。日前,记者坐上的士沿着胜利大桥往东环路方向行驶,发现这里仍是泥头车超载、超速、飘洒扬尘的密集路段。(详见本报9 月 20日A3版)
泥头车违规上路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是超载泥头车,皆因其不但对道路和桥梁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而且屡屡引发交通伤亡事故。
泥头车超载屡禁不止,与执法手段有限有很大关系。目前,有关部门抓到超载泥头车,多数先卸载、后罚款放行,并不能给相关责任人足够的威慑力。所以,整治超载泥头车要追溯源头,牵住“牛鼻子”。泥头车的超载行为可以一直追溯到工地,可建立相关“连坐”制度:一旦发现泥头车超载,除了处罚泥头车驾驶员,还要追查相关工地的责任,以此来整治超载泥头车。此外,可借鉴其他城市在高发路段铺设“治超感应器”,通过鉴别车辆型号进行即时称重,一旦发现泥头车等车辆超重,高清摄像头将拍下车辆车牌,为处罚提供依据。
郑婷影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