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童谣成绝唱
昨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在全省 2016 年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中,我市北大德爱学校学生张天爱的作品《月亮》获二等奖,源城区埔前镇第二中学学生谢春林的作品《团结力量大》获三等奖。(详见本报9月21日A2版)
童谣是活着的文化,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是伴着每一位儿童成长的语言。童谣的旋律单纯,歌声轻柔,吟咏诗意,很多孩子都是从这些童谣中开始认识了世界,形成了最初的价值观、善恶观。然而,走进现在的幼儿园、小学里,绝少听到孩子们口头吟诵童谣,反而是英文儿歌很多孩子都会唱。因此,传承和保护本地童谣成为了一件迫切需要行动的事情。笔者认为,首先,政府要树立保护童谣的意识,鼓励民间爱好者及儿童自己多创作童谣,通过搜罗儿童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东西,创作出富有时代特征的童谣歌曲;其次,这些创作出来的童谣不能单单流于纸上,要让它们被传唱出来,进学校、进课堂,让童谣占领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学生群体中唱响。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不会让我们本土的童谣成为绝响。
谢素婵
上一篇:整治泥头车要重拳
下一篇:治孩子“城市病”,家长是良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