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力乡村旧貌焕新颜
连平县大湖镇盘石村有3000 多人,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自2013 年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牵头单位,认真制订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与市信访局、市代建局和河源晚报社一起努力,共协调、争取、落实各类帮扶资金500 多万元,让盘石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困难户重新找到伴侣
到盘石村的道路全铺上了水泥路面,平坦宽阔;村道两边建了不少小洋楼,村道路肩干干净净。村民曾尚球今年66 岁,因为田地少,没技术,家底不好,是盘石村的困难户。前些年,曾尚球虽然东挪西借建起了新房子,但再也筹不到钱来装修,其儿媳忍受不了这恶劣的生活环境,几年前跟他儿子离了婚。正在全家人觉得生活无望时,扶贫工作队来到了盘石村,并确定曾尚球家为扶持对象。扶贫干部了解到其家情况后,制订了脱贫计划:给他们生产资金,购买鸡苗猪苗让老人管理,帮助其儿子在深圳找到合适的工作。经过3 年多的帮扶,曾尚球家发生了大变化。房子装修好了,儿子工作稳定也找到新女朋友了,还说准备带回家过年。
在盘石村,像曾尚球家一样,在扶贫单位的帮扶下脱贫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而且帮扶单位在帮扶结束后没忘记村民们。2 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信访局、市代建局、河源晚报社的领导们还到盘石村开展了帮扶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并致以新春的祝福。
村容村貌大变样
在盘石村路口,有一个大垃圾处理池,村道边还有几个垃圾池,这些都是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建的。村民曾明说,以前村里人文明意识淡薄,垃圾随手扔,村前村后的环境极差。扶贫工作队进村后,不但建起了垃圾处理池,还大力做好文明建设宣传,让村民解放思想。经过努力,村民的思想品德大大提高,整个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不仅如此,帮扶单位还筹措资金,为村里重建了篮球场、重修了村委会大楼、改造了路灯线路、修整了广播电视设施等,全面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此外,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帮扶单位还帮助该村成立了粤丰农业经济合作社,贫困户全部参加村级农村合作社,大家一起学知识,比种殖,实现贫困户收入逐年提高。 2015 年,盘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人均收入、贫困户人均收入均达到了省扶贫考核要求。
本报记者 谢雨望 通讯员 雷志平
上一篇:北航深圳研究院 助力我市发展
下一篇:河源市委新老书记顺利交接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