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谋发展 拼搏奋斗奔小康
人大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陈仕平 摄
社情民声声声入耳,大事小事事事关心。昨日,出席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代表们分组就《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审议。代表们纷纷表示,2015 年河源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2016 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更要求了大家凝聚共识,拼搏奋斗,共同推动河源实现跨越发展,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赖思平
加强职业教育发展
谈到对今年《报告》的评价,市人大代表、河源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赖思平用了 “实在”两个字来评价,他表示,《报告》用“六个坚持”来部署“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定位精准、方向明确,可以预见河源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光明的,“十三五”期间,河源的经济社会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教育界的代表,赖思平关注更多的还是教育问题。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发展职业教育,但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也还存在专业重复建设等问题。赖思平表示,希望政府能规划组建全市的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朱荣业
加大电商扶持力度
作为年轻的农业企业代表,市人大代表、霸王花集团总经理朱荣业除了关注《报告》中的农业方面问题,对电商的发展也十分关注。他说,现在国家都在鼓励倡导支持电商的发展,河源虽然是比较落后的山区城市,但是发展理念一定要紧跟步伐。特别是河源的大米、米粉、水果等优质资源很多,如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电商的线上线下发展,在农产品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朱荣业希望政府能加大对电商的扶持力度,让电商在河源发展起来,助力河源经济社会发展。
蓝秋香
加强基层职务犯罪监管
来自东源县彰溪畲族乡下蓝村的人大代表蓝秋香,又一次身着鲜艳的畲族服饰出席大会。看到《报告》这份“成绩单”,蓝秋香表示十分振奋,河源经济的提速增长更加坚定了代表们对河源发展的信心,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基层发展的关注,也让蓝秋香备受鼓舞。然而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基层,农村发展所需的涉农资金也越来越多,导致基层出现职务犯罪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蓝秋香表示,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涉农资金的监管,在根源处预防职务犯罪,确保专款专用,真正把涉农资金用到人民身上。
叶红勇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龙川代表团的代表叶红勇更加关注《报告》中涉及到农村的阐述。在今年的《报告》中提出,更加注重精准扶贫,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农业农村成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叶红勇说,今年的《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支持农业农村的政策,看了报告中关于农业发展政策的内容感到振奋,希望能够得到认真的落实。他表示,现在农村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非常不完善,一些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设施还没有建成,希望今年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冯华丽
加大泥头车管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源城代表团的代表冯华丽告诉记者,特别在教育上,成果显著。据悉,“十二五” 期间,市、县城区新建23 所、改造扩建333 所学校,新增学位7 万多个。“这些举措大大缓解了城市学位紧张状况。”她对此表示肯定。
同时,生活在城区的冯华丽也关注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她说,有时在路上常常能看到泥头车超载、飘洒等问题,导致路面尘土飞扬。她希望政府能加大对泥头车的管控,严查泥头车超载、飘洒。
彭金华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在听完《报告》后,和平代表团代表彭金华表示很激动,他认为今年的《报告》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我市的巨大变化,听后很受鼓舞。他认为,《报告》中的内容认真谋划了我市“十三五”发展方向,对于打造美丽河源、万绿河源具有重要意义。他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河源的明天将会更好。同时,作为一个基层的代表,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希望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本报记者 刘曦 谢素婵 黄冉 戴湄
上一篇: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
下一篇: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