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加快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特约记者 王育斌 前日,东源县“两会”圆满闭幕。会议指出,坚持加快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仍然是东源“十三五”时期的主旋律,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首要任务。今后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期末实现179.6 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期末实现78亿元以上;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期末实现 19.1 亿元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期末实现12.85亿元以上。
东源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骆世文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时期,东源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73 倍,年均增长11.56%;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1 倍,年均增长14.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 倍,年均增长21.02%。 2011 年起,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连续4年获省“优秀园区”称号。
今年,该县提出要做好普通水泥、陶瓷、平板玻璃、钢铁等传统产业的科学统筹发展,重点加快旋窑水泥聚集区经济专用道、蓝口工业大桥、硅产业基地扩园工程及两回 10 千伏线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帮助企业顺利闯过产业洗牌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东源还将积极打造“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力发展新材料及相关装备制造产业、绿色清洁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加快推进天华农光互补、中兴绿丰、旗滨厂房建筑面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十二五”时期,东源在全省山区县中率先实现镇村规划编制全覆盖,城乡面貌日益改善。今年,东源计划完成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行政大道及已建成小区周边10 条断头路建设,启动仙塘大道改造工程,完成“四馆一宫”、中心集贸市场等项目建设,规范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完成县城建筑垃圾及余泥渣土填埋场选址。
县城要美,乡村也要美。今年,东源县还将继续抓好柳城、蓝口、黄田、涧头等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灯塔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工作和农村一次性用品综合整治工作,创建市级宜居城镇2个,市级宜居村庄5个。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为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今年,东源将继续推进高速公路沿线、东江两岸“治采复绿”,完成森林碳汇造林4651 亩、碳汇林抚育5 万亩,完善提升生态景观林带96 公里 5760亩,建设森林公园示范点2个以上、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示范点33 个;继续开展东江沿岸禁养区养殖场整治,清理水浮莲,打击非法捕捞;深入开展新丰江水库生态环境和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船塘、蓝口、灯塔、骆湖、顺天、康禾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
今年,东源还将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计划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镇1 个、省级生态示范镇3 个、市级生态示范村4 个以及市级绿色学校2 个、绿色社区1 个;确保新丰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并加快推进东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上一篇:建“国字号”基地 发展林下经济
下一篇:经济稳步发展!河源全市存款余额首破千亿大关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