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推动PPP建设模式应用 8大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
市一中高中部项目是去年我市唯一一个入库国家发改委PPP 项目库的PPP 项目。昨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进入装修阶段。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工期,以确保如期交付使用。目前,艺术楼、阶梯教室、学生宿舍楼等外立面已陆续装修完毕,预计7 月底可进入室内装修阶段。
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日前,我市正式出台《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意见》(下称《意见》),全面推广PPP 模式,8 大重点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记者获悉,为了加快PPP 项目落地转化,我市将建立项目实施方案联评联审机制,项目合同签署后可并行办理必要审批手续,不允许有关部门在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外增设其他审批环节,并对实施方案中已明确的内容不作实质性审查,简化审核流程。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即政府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根据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支付。自2014 年以来中央连出多个文件力推PPP 后,我市也开始探索该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实际运用,如位于江东新区的市一中高中部项目,就在去年成为我市唯一一个入库国家发展改革委PPP 项目库的PPP项目。
据了解,《意见》实施后,我市将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市政公用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等8 大领域推广PPP 模式,按已建项目、在建项目、新建项目等分类建立PPP 项目储备库。对实施的PPP 项目,将针对其前期费用、项目融资给予适当补贴和贴息,并依据绩效评价结果给予适当奖励。
推广PPP 模式,商业风险原则上由社会资本承担,政策、法律和最低需求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分担。因此,《意见》提到,要建立健全防范债务风险机制,量力而行,对财政承受能力进行论证,合理控制PPP 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负担水平,确保本级实施的PPP 项目每年需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包括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配套投入等,不超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
此外,《意见》还强调要简化审核流程,建立项目实施方案联评联审机制,减少项目审批环节,项目合同签署后,可并行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同时,完善扶持措施、创新金融服务、保障项目用地等方面,加大 PPP 项目支持力度。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