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为分散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出台"顶层设计"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日前,我市正式出台《新时期分散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也是助推全市分散贫困人口脱贫的“顶层设计”。《方案》提出,要采取产业帮扶到户、就业服务到户、社会保障到户、教育资助到户、医保救助到户、危房改造到户、金融扶持到户、资产收益到户等 “八到户”帮扶形式,确保到2018 年分散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五个一批”确保脱贫
据悉,我市摸查确认的新时期贫困人口有4.57 万户、12.59 万人,其中,1.59 万户、 5.13 万人集中在255 个贫困村,2.98 万户、 7.46 万人则在贫困村外,称为分散贫困人口。为确保这些分散贫困户在2018 年实现脱贫,我市将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生态旅游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的办法,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分散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及以上并稳定脱贫,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人口全部纳入低保。
与前两轮扶贫“双到”的帮扶形式相比,这次“顶层设计”的帮扶《方案》还明确提出,要社会保障到户,即针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户和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贫困户,我市拟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同时,落实贫困人员社会保险扶持措施,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政策规定落实财政补贴;妥善解决一次性趸缴问题,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将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政策范围,各级财政对其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推行资产收益扶贫
记者注意到,在《方案》提出的“八到户” 帮扶方式中,我市将在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的基础上,鼓励针对分散贫困户需求特点发展创业、助学等各类扶贫小额贷款业务,缓解贫困户生产资金困难,真正做到金融扶持到户。
另外,我市还计划推行资产收益到户,即根据贫困户意愿,投入扶持资金参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或参与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或购买商铺、物业等,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并按股分红。同时,探索土地经营权确权入股,引导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依法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以土地、房屋、农业设施及扶贫到户资金项目等资产作价入股,按股分享经营收益。
新闻1+1
本报深入紫金大新村 结对帮扶46户“穷亲戚”
本报讯记者张涛今年47 岁的郭奕池向进村入户的本报驻村工作队员反映说,已住十年之久的平房屋顶漏水,导致一间房子长年住不进人,希望帮扶工作组能够解决。本报驻村工作队员对此一一登记了下来。17 日,本报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到紫金县义容镇大新村,到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商讨脱贫计划。
据悉,大新村有689 户、3591 人,其中有分散贫困户46 户、124 人,由本报负责结对帮扶。以贫困户郭奕池家为例,他妻子需要人照顾,母亲已近90 岁,两个孩子尚小,一个3 岁,一个才3 个月,为了照顾一家老小,他一直未能外出打工赚钱,五口之家仅靠种植1 亩多水田过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屋顶常年漏水也一直没有钱维修。该村村委会副书记邝新华介绍说,像郭奕池一样,村里的贫困户大多都愿意摆脱贫困,但多数是由于家庭成员有病致贫,脱贫困难相当大。
当日上午,本报在大新村召开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座谈会,提出要把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完成。要认真学习,掌握相关政策、目标、任务,调动帮扶对象的自觉性、积极性;认真调研,摸清贫困户具体情况,做好帮扶计划;抓好落实,因户制宜,采取适合的脱贫措施进行精准帮扶。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