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龙川贝岭镇雁化村摘掉“双料村”帽子
日前,记者从我市公示的2015 年度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收支明细表看到,市国土资源局、党史研究室、中国工商银行河源分行、中央储备粮河源直属库分别捐款3.66 万元、2800 元、1.5 万元、2350 元,均已全部划拨完毕,捐款全部用于第二轮扶贫开发挂钩村 ——龙川县贝岭镇雁化村基础设施建设。记者了解到,经过3 年扶贫发力,四家挂钩帮扶单位共筹措和投入扶贫资金991.869万元,雁化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实现了预期帮扶目标。
去年村集体收入超11万
雁化村位于龙川县贝岭镇北部,与细坳镇交界,距贝岭镇墟镇10 公里,属革命苏区,辖乾化、低寨、长山、业联4个自然村,23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605 户、2587 人,其中贫困户75户、306人。昨日,雁化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11.5 万元,估计今年村集体还会有十多万元的收入,这在以前是不敢想也不可能的事情。
确实,在2013 年以前,雁化村在整个贝岭甚有“名气”,可这“名气”是因为贫困和问题突出,因此被人们称为“双料村”。2013 年,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启动后,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工商银行河源分行、中央储备粮河源直属库挂钩帮扶该村。
四单位联合组成的扶贫工作组进驻该村后,首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问题,帮助该村通过入股深圳南山(龙川)工业园区,为村集体增加固定收入,从2015 年开始,村每年集体纯收入可达11.5 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扶贫工作组还帮助雁化村成立了种植毛竹经济合作社,发动农户125 户加入合作社并签订合同,较好地实现了以产业带动村民“脱贫”。为提升当地村民生活水平,扶贫工作组还完成了140 户低收入户的农房改造,所有的贫困户家庭成员也都参加了新农保和新农合医保。
“四大工程”稳定脱贫
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雁化村之所以是问题突出村,主要是一些村组饮水工程未得到解决,一些村道路基塌方也常年得不到治理,村民对此意见很大。扶贫工作组了解这些情况后,多方筹集资金帮助该村完成了长山、业联等两个自然村饮水工程,上百户村民用上了安全饮用水,还争取资金完成了长山至乾化自然村路基塌方治理、雁化村主干道维修和塌方点治理以及雁化小学背后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工程,另外还帮助村委会安装监控系统,重点监控村道主要路口,村民安全指数得到提高。
3 年来,扶贫工作组通过实施基础工程、保障工程,平安工程、文化工程等“四大工程”,顺利完成40 个帮扶项目,帮助雁化村实现了稳定脱贫。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雁化村不但甩掉了“双料村”的帽子,村里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扶贫工作组帮助修建了村级文化广场,并将村委旧办公场所改造为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民电子阅览室,村民幸福指数也得到大大提升。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新闻
助力攻坚脱贫 人人都参与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林晓燕 通讯员 刘国华 前日,我市召开2016 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要通过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济困日活动,按照人均2 万元脱贫投入的标准全部用于帮扶我市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脱贫奔康。
据了解,自2010 年启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开展了扶贫、扶老、助残、救孤、助学等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日活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踊跃参与,6 年来共筹集善款3.1 亿元,全部投入到各种形式的扶贫济困工作中,有力促进了全市扶贫“双到”工作,推动我市公益慈善事业深入开展,为打造广东绿谷、建设幸福河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主题为“聚焦贫困人口,助力攻坚脱贫”。会议强调,要积极倡导新时期“我为脱贫攻坚助力加油” 和“助力脱贫攻坚、人人奉献爱心”的精神,广泛发动社会参与,积极探索好的募捐形式,做好舆论宣传,推动扶贫济困日活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快全市脱贫致富步伐。
上一篇:今年“飞防”喷药 松林扩至15 万亩
下一篇:老谢的桃花缘:从贫困户到技术顾问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