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财政局:加大投入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努力增进民生福祉,突出民生工作,是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的“河源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财政局局长肖振兴表示,财政部门将发挥财政支出对民生事业的保障作用,以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托,补齐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短板。
2015 年,我市成为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市,将通过改革自我施压。启动试点后,我市确定在2015 至2017 年间在全市层面实施10 个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涉及131 个改革项目,同时还设定了底线均等保障项目33 个,实行全市统一标准、财政托底、优先保障。据测算,这3 年间,我市各级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的总投资在 443 亿元左右,其中底线均等保障项目支出达到154.84亿元。
同时,今后我市将切实落实财政资金定期清理盘活机制,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要求收回统筹使用;同时清理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重点与财政保障重点动态互动调整机制。
为了提高资金的供给效率,针对地方政府财力支撑不足的现状,我市还将探索建立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供给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培育社会组织、与其他政府重点工作结合同时推进等方式,降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本,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本报记者 黄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