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美好生活就是这个范儿 党代会报告七大关键词
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总有一些词成为众人关注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既展示了未来发展的路径,也成为解读党代会报告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本次党代会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五年,是河源后发赶超,提速发展的阶段,从“产业大会战”、“脱贫攻坚战”……一个个名词背后所描述的内容,也就是未来五年河源的美好生活。
关键词
词产业大会战
报告摘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发展”、新兴产业增量与传统产业存量“双提升”、龙头骨干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双齐飞”,把珠三角先进生产力引向河源,每个县区培育1-2 个特色支柱产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解读:产业兴而河源兴,产业强则河源强。早在今年9 月份,市委书记张文在常委扩大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坚决打赢产业大会战、脱贫攻坚战“ 两大战役”,确保 2018 年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广东的后发地区,2015 年河源GDP 总额才810 亿元,仅占全省的1.1%,人均GDP 仅为全国的53.5%、全省的39.1%,不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居民生活水平来看,我市都与全国、全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产业不大不全不强不优是根本。只有把产业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增进民生福祉,河源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强大的物质支撑。在此次党代会上,我市也明确提出了通过打好产业发展大会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与珠三角产业共建,优化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
词脱贫攻坚战
报告摘要: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劲头,坚持准和实,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努力争当全省脱贫攻坚的排头兵,确保省定贫困人口2016 年30%、2017 年30%、2018 年40%脱贫。
解读: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我市实施的 “两大战役”之一。按照省现行标准,河源有农村贫困人口4.39 万户、12.13 万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均居全省第5 位。尤其是经过多轮的扶贫,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在此次党代会上,我市提出坚持精准施策,做到对症下药;做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层层压实责任,调动脱贫积极性;健全脱贫畅销机制,确保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特别在调动积极性方面,我市更是提出了县区、乡镇主要领导不脱贫不调离、未达标要追责,对第一书记实行召回、问责制度等,从考核上激励干部的扶贫积极性。
关键词
改革与法制
报告摘要: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做到“两翼齐飞”“两轮齐转”,以改革助推振兴、法治护航振兴。
解读:当前,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各种新的矛盾凸显,如果没有相应的法治体系进行护航,无疑会影响改革的推进。而推进依法治国,就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更公正的司法,来为改革扫除障碍。因此,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依法治国,目的都是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摘要:从全省看,我市面积占全省 8.7%,而经济总量仅占1.1%,与珠三角发展差距很大,而差距就是潜力。从全市看,县域面积占98%、人口占84%、经济总量占 64%,大部分资源也在县域,没有县域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县域的振兴,就难有河源的振兴。
解读:区域的协调发展,不仅体现在市与市之间的发展,也体现在市内各县区的发展中。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我市提出,一方面实施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在产业、交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壁垒;另一方面,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根据各自的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地方特色经济。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报告摘要:坚持先行引导、适度超前、满足未来的原则,加快建设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为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解读:要想富,先修路。落后的交通阻碍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进度,落后的交通也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于我市而言,对外是谋划更多链接珠三角、大内陆和出海港的高快速通道,打造具有辐射力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而对内,则是建设方便快捷的城乡交通体系,通过畅通县域交通“毛细血管”,让市民的交通更加便利,让路走得更广,走得更远。
关键词
关键词社会事业
报告摘要:要持续加快以人民为导向的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解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党代会对全市人民所做出的承诺。教育、医疗、保障、文化建设的发展,凸显了执政党改善民生的拳拳之心。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到 “实施强师工程”,从“加快卫生强市建设” 到“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体育产业”,从“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到“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从“推动市区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到“深入挖掘弘扬乡土文化”……无一不展现了未来社会事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报告摘要: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丽家园。
解读:河源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生态也是河源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保护自然生态既是中央、省委对河源的要求,也是河源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党代会提出要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一张图看懂党代会报告
没看到党代会报告没关系,本报记者帮你梳理一下党代会报告的框架。本届党代会报告在结构上明确为“四大部分”,描绘了未来五年河源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路径和方向。
大数据看河源成绩单和新目标
河源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昨天出炉,报告中既有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也有未来五年的目标和部署,其中的数据,展现了河源五年来的成就,也勾勒出河源未来的蓝图。
未来五年主要目标
●2018 年,GDP 突破1100 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 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 万元
●2021 年,GDP 突破1500 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20 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6 万元
本报记者 刘曦
上一篇:河源市第七次党代会今日开幕
下一篇:河源争当粤东西北率先发展"领头羊"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