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打造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 憧憬美好旅游发展前景

河源是一座以生态环境和水而闻名的城市,大自然赋予的资源,让河源拥有了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张文代表六届市委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河源要通过5 年时间,到 2021 年建党100 周年时,初步建成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对于这个目标,记者采访市民时发现,尽管不少人对“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这个词语比较陌生,但都非常期待未来河源的旅游发展。


巴伐利亚庄园等高端旅游项目发展迅猛。

故事1

河源有了越来越多“回头客”

蓝新凤的丈夫七八年前在新港镇开了一家小餐馆,由于毗邻万绿湖,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去“帮衬”,品尝地道客家风味。蓝新凤两口子守着这个小餐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蓝新凤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下来,餐馆的生意一直比较稳定,经营起伏波动不大,不过这一两年来,餐馆顾客中熟悉的身影多了起来。“以前上我这吃饭的基本都是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乘兴而归,看了万绿湖就回去,可能以后也不会再来河源旅游了。现在可不同了,有些人来了第一次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

蓝新凤认为,让她有了“回头客”的根本原因,是河源的旅游业越来越多元化,旅游项目越来越多。“他们头回来可以去万绿湖、桂山看好山好水,第二回可以参观恐龙博物馆、体验温泉,第三回还可以到各个县里去逛一圈。只要有得玩,游客就会常来。”

对于市委提出的打造“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蓝新凤表示,虽然不清楚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但她能从中感受到市委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心。“旅游的人多了,来农家乐吃饭的人也会多,我肯定会经营好这个餐馆,让游客们玩得开心、吃得舒心。”

故事2

要把更多旅游消费留在河源

市民黄女士是一名年轻的旅游玩乐“发烧友”,每到节日假期,黄女士都会约上三五知己结伴出游,她的足迹已遍布省内各市主要旅游景点,云南、上海、福建等省份也有过她踏足的历史。黄女士自称,对于旅游这件事儿,她从来没有考虑过成本。

尽管酷爱旅游,黄女士却坦言,她“疯狂”的旅游消费中,鲜少贡献给自己的家乡河源。黄女士表示,她从小在万绿湖边长大,早已熟知河源的各个旅游景点,不过由于自身更加喜欢时尚的旅游方式和互动性强的旅游景区,而河源的旅游以生态观光为主,因此她“舍近求远”,耗费了更多的经济和精力,去往其他地方旅游。

黄女士说,前不久,一次与家人到巴伐利亚庄园泡温泉的经历,让她看到了河源旅游的变化。“这个新景区里有欧式建筑、有好看的剧场、有缆车、有游乐场,还有温泉,兼具了旅游观光和互动,这给了游客消费的理由。”

黄女士心目中的“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任何人在这里都能找到乐趣的旅游休闲大乐园。她希望,河源能够建成像深圳欢乐谷、广州长隆欢乐世界这样的大型游乐场,让像她这样的年轻一族把更多的旅游消费留在河源。

故事3

拥抱又一个旅游“黄金5年”

过去5 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河源旅游经济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我市某地接旅行社经理陈女士表示,未来5 年,河源旅游业会拥抱又一个发展的“黄金5年”。

陈女士表示,河源的客源地一直以珠三角城市为主,河源本地景区和旅行社对这些地方客源的开发已非常成熟。“河源旅游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开拓新客源,树立新形象,在这个关键时期,深莞惠河汕旅游联盟适时诞生了。”

陈女士说,深莞惠河汕旅游联盟,就是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5 座城市,以整体旅游形象对外宣传、合作发展的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整合5 市旅游资源,长短互补,共赢发展。而河源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生态旅游为主、多种旅游业态为辅,岭南客家特色浓郁的山区旅游地。

本报记者 黄冉



相关热词搜索:名城


上一篇:115 件政协提案 答复满意率100%
下一篇:春运大幕下月13日开启 预计河源客流181万人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