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龙川客家人与黄酒

巍巍螯山山麓、滔滔东江两岸——文明古县龙川,是客家人聚居之地。这里清新的空气中,常常飘散着的醇醇的甜甜的酒香,便是黄酒的味道。是啊,客家人居住地怎能没有黄酒呢?

每到冬季,田里的稻谷成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勤劳的人们开始收割稻谷,能干的客家女人便开始张罗酿黄酒。她们三三两两仿佛约好了似的,纷纷挑着金灿灿的满满的一担糯谷,笑吟吟地来到村头,给谷子加工。这虽也是碾米,却只是简单地去壳,取得黄黄的糙米。

此时,原先满满的一担谷子只剩下不到一筐糙米。女人们把米倒入木制饭甑里,浇上水,放到大铁锅里蒸,往灶下烧起旺旺的火,熊熊火光给女人的笑脸镀上一层金色。

约一个小时,特有的米饭浓香便蔓延开来,引得嘴馋的村人前来品尝。主人也不气恼,反而微笑着递过满满的一碗。主人坚信:有人来品尝酒饭,暗示着这酒酿得成。不知不觉,这一递一尝中,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

等饭放凉,舀起一勺倒入早就准备好的干净的酒翁中,撒上一层酒饼粉末,再一层饭,一层酒饼粉末,如此这般,直到把饭全部放入酒瓮中。盖实盖子,再把酒瓮抬进箩筐里,并在酒瓮与箩筐之间铺上稻草,稻草使酒瓮不至于倾斜,还能保温。由此可见客家人极其细致的一面。

然后抬到屋角,静静地等待酒发酵,等待美好生活的到来。

可不是吗?客家人的美好生活哪能离开黄酒呢?

客家人有婴儿出生,婆家便拿出早已酿好的黄酒,与炒好的家鸡肉一起煮,给产妇和孩子增加营养,哪家白白胖胖的孩子不是得益于黄酒的滋养呢。每逢有人来祝贺,也一定以鸡肉酒相待。

女儿长大后,照例要出嫁,妈妈便准备好荷包蛋酒。新娘含着泪,一口口吃完,带着许多不舍和希冀,从此辞别了熟悉的娘家,去往一个崭新的家。

客家人百年后,后人往往也是带上黄酒来祭奠。清明时节,在芳草萋萋的山坡上,人们烧上一炷香,倒上一碗滚烫的黄酒,一边和长眠的亲人拉家常,一边端起酒碗,缓缓地轻轻地把酒洒在黄土地上,土地美滋滋地喝光了酒,便是亲人喝了去。这酒使活人和逝者有了最亲密的沟通,彼此得到了最好的慰藉,多少恩怨一笔勾销,多少敬意多少思念多少祝福都在不言中。

不仅如此,客家人平时也离不开酒。

客家男人要外出打工,女人炒几个家常小菜,温一壶黄酒,一家人就都捧起大碗,一饮而尽。从此,在外漂泊的客家男人,再苦再累,一想起温馨的家,口中隐约升腾起黄酒香味,便会充满干劲。

过年时,天南地北的亲人回家团聚,除夕夜的团圆饭,酒依然少不了。大家就着黄酒,大口吃着肉,分享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展望着来年的梦想。醇醇的,是亲情;甜甜的,是生活。

巍巍螯山长绿,滔滔东江长流,客家黄酒文化也将源远流长。客家黄酒,不仅仅是酒,它已经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龙川客家人用勤劳、细致、热情开创的美好生活。

张惠琴(成人组二等奖作品)



相关热词搜索:龙川 客家人 黄酒


上一篇:走进围龙屋 品味客家文化
下一篇:豆腐飘香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