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留在记忆深处的船塘牛岗

早些年船塘圩镇并不大,但却划出一块广阔的绿草地专给牛儿“选美”。圩日,牛儿,虽没有淡妆浓抹,全身的毛发却梳洗得干干净净,一股气宇轩昂的派头,顿时让人觉得今天的主角很有来头。看,那西装革履,腰间别一条钱袋,个个看去都是大老板模样,没错,他们就是牛儿的主子——牛贩客。每到圩日,这里可热闹了,方圆几十里的牛儿不约而同到这里来进行交易,这里就是农民最熟悉而最敬畏的地方——牛岗。当时交通不发达,牛贩客和牛儿都是在凌晨五点多山一程水一程赶圩,许早不许晚,这样才能遇到更合适的买家。

十点多,从各面八方赶来的牛儿已挤满了那个小山岗。还没凑近牛岗,已闻到臊臭味熏着半条街;站在牛岗门口往里瞧,满地一坨坨的牛粪,似乎找不到下脚的地方好好站着欣赏一头头壮实的牛,各色爷们也丝毫没有在意这股特有的臊臭味,那眉飞色舞的谈牛说牛的神态,像在某个高级会所谈大生意呢。来到牛岗的人们,不停地围着牛儿转来转去,完全没顾及地上软乎乎的牛粪,即便踩着了,往干净的草垛里揩揩,依旧钻进牛堆里继续寻找他的意中牛。人头攒动的牛群里,可以看见一切井然有序,牛儿一点儿不胆怯,牛贩客翘首以盼静静地等待买主的出现。

而另一群光着脚,脚上的泥巴还来不及洗的农民可是牛儿的新主子,牛贩客可不敢怠慢,一路陪笑,一路介绍自家的牛儿多好多好的。农民哥真不是来凑热闹的,已一头头开始细看,看他们挑选水牛的熟络:偶尔用力拍打牛背,看看牛的精神劲;用力推推,牵牵牛鼻子,倒真可以试出哪头是埋头苦干的孺子牛。有经验的农民会货比三家,从牛的身体状况,牛的骨骼,去判断这头牛的耕作潜质。还有这么一群手头上没牛儿的牛贩客,他们算是来捡漏的,也可以是村里人请来做参谋的,只要他们对牛儿整体过过眼,准能得到好牛。牛岗那可谓是牛儿各显姿态的地方,来到牛岗的牛儿不慌不忙,任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那清澈的眼睛温柔地看着来看它的人,偶尔摇摇尾巴,不时甩甩耳朵跟苍蝇逗乐,可见牛儿享受其中,乐在其中。牛儿看好了,该谈斤论两了,这时牛贩客开始会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赚个满意的中介费。一片热火朝天,讨价还价的声浪显得牛岗生意的财大气粗,最终多半牛贩客笑得更灿烂。不然,现在有饭店的店名叫“牛贩客”,是有原由的,那是因为牛贩客在当时相比其他买卖,它是较赚钱的,所以圩日中午那顿饭,丰盛得一般人吃不上。牛贩客也不是这么容易做的,总要跑街场,风吹日晒一步步照样如约另一个圩日。农民指望一年的好收成还得吃小亏,赢丰收,在牛儿身上下的血本可是真真的打心底里愿意。

现如今牛岗已不复存在了,那道船塘圩镇最独特的风景,慢慢被时间埋葬。但偶尔还能看见,静静待在牛岗旧址观望的老人家,不时用鼻子吸吸,是否还能闻到牛儿身上熟悉的味。看老人家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他仿佛又看到了牛岗的热闹,又看到为抢到心仪的水牛,脸红耳赤地争抢……历历在目的牛岗记忆,恍若昨天。

■朱彩花



相关热词搜索:留在记忆深处的船塘牛岗


上一篇:紫金铁哥陈岸南
下一篇:红岩精神永存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