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永存
小说《红岩》,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来说不会陌生,那个年代长大的人大都听过或看过这部作品。由于物质匮乏,那时人们若能获一本连环画、一部小说,可谓如获至宝,高兴极了,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精神食粮曾教育、滋养了好几代人的健康成长,我就是其中一位阅此小说长大的60 后。《红岩》小说中描绘的集中营、白公馆、渣滓洞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恐怖、阴森、血腥的记忆;小说里的英雄人物江姐、小萝卜头、装疯卖傻的华子良等等,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我脑海里也已牢牢铭记。时光飞越几十载,随着时光流逝,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世界越来越多姿多彩,这些反映革命斗争史的小说、连环画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在的80、90 后已被手机、电脑、游戏迷醉了,很少有人看《红岩》小说了。
今年5 月,我随河源市艺术家“重走长征路”采风团来到了息烽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参观,亲眼目睹杨虎城将军、江姐、小萝卜头、华子良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脑、洒热血,与国民党特务进行顽强斗争的场所,心灵为之震撼。《红岩》小说的作者罗广斌也曾关押在渣滓洞里,他是幸存者之一,解放后以渣滓洞为原型创作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小说《红岩》。江姐、小萝卜头、华子良等人物在渣滓洞是有人物原型的。由于从小非常崇敬这些英雄,这次能到此参观,心情非常激动。
国民党军统选择山路崎岖、遮天蔽日、阴森恐怖、与世隔绝、插翅难飞的地方作为秘密监狱,关押“政治犯”——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者,这就是息烽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与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其中息烽集中营规模最大,关押的政治犯“级别”最高,杨虎城将军一家三口就曾关押在此。他们用各种灭绝人性的残酷刑法,摧残、折磨共产党人,企图达到改造被押“政治犯”的思想,转变“政治犯”的立场,单息烽集中营就先后关押了1200 多人,被秘密处决和折磨致死的就有600 多人。息烽集中营陈列馆里陈列许多陈旧的、锈迹斑斑的刑具,这是国民党迫害革命者铁的罪证,它们静静地躺在用玻璃框罩着的陈列架上,向川流不息的游客无声地控诉国民党军统的罪恶累累。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介绍当年国民党军统对革命者施加的种种酷刑,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披麻戴孝”等等五花八门,令人毛骨悚然,最惨无人道的是在渣滓洞里看到的“猫洞”,这是灭绝人性最残酷的刑罚——部分坚强的革命者被视为“顽固” 分子,打入如十八层地狱般的水牢,进行严刑拷打,整个下半身被脏水浸泡致腐烂不堪,然后拖上地面暴晒而亡。为了捍卫人的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被关押的 “政治犯”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与特务进行着顽强的斗争,用自己的血和肉无情地嘲笑了敌人的疯狂和愚蠢,用自己的机智勇敢战胜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罪恶。
国民党军警与特务们见不得人的罪恶行径干得再多,也无法挽救他们覆灭的命运。随着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隆隆炮声日益逼近,反动派的罪行始得以大白于天下。集中营这座人间地狱,终于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烈火中,彻底焚烧,彻底毁灭,最后恢复了绿水青山与和平宁静。
河源市艺术家采风团成员被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眼含热泪地听完了讲解员的讲解,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革命者曾经住过的牢房,认真阅读那些挂在墙壁上的介绍革命事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看到,当年牺牲的烈士大多只有二三十岁,大部分家境富裕,他们抛开优越的生活,为了理想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艺术家们为中华民族有如此优秀的儿女而感到骄傲,为他们追求真理、解放全中国宁死不屈的精神而感到自豪!如今息烽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被国家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每天有成百上千中外旅客前来参观,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如此悲壮的故事,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容,他们不但自身受到教育,这每天一批批一拨拨的人回去一定会教育子女后代要牢记革命史,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从白公馆出来时,我特地买了一本《红岩》小说和一本漫画《小萝卜头的故事》送给朋友的小孩,让他们接受红色教育。
革命先烈们安息吧!你们英勇不屈的精神,将会一代一代地激励中华儿女勇往直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曾花君
上一篇:留在记忆深处的船塘牛岗
下一篇:息烽乎 燎原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