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
小时候家乡的山坡上,田埂背,竹林下, 到处都种有番薯。
在童年时一个寒冷阴雨的下午,我们 六姊妹加上母亲一起围坐在灶台前熬粥 并焖番薯取暖,开始只是白开水的味道, 慢慢地有淡淡的米香,不久就有了浓烈的 番薯味。那时的小米粥加番薯是我们的 家常便饭,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来说也是 美味佳肴。漫长的等待之后,番薯终于熟 了,母亲拿来一个大木盆,把锅里的一条 条番薯捡到木盆里。
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如一条条饿着等 待着吃桑叶的蚕,养过蚕的人都会知道:要 是地里的桑叶摘完了,一托又一托的春蚕白 茫茫的,有的不停地蠕动着,有的停在那里, 但嘴巴都是一张一合在啃着空气,那是多么 的残酷,多么让主人心慌的事情。
我的母亲就像这样的养蚕人,她为了让 我们能食饱,到处去开荒。
打我记事始,我家每年可以挖五六十担 的番薯。可以从农历八月底吃到明年的三 四月。晚上蒸饭时,总要腾出搁置番薯的位 置,要么就是一半米饭一半番薯干,有了它, 我真的再也没有饿过。
每年春耕的时候,母亲刚插完了秧,见 远处的田地还好多荒着,她都会很不安:“那 么好的地荒了怪可惜的!”于是她又种上了 花生、玉米、黄豆。端午节前后,所有的旱地 都种上了番薯,春耕告一段落后,母亲像完 成一项伟大的工程,心情轻松多了,等待着 秋天的收获。
番薯如野草一般,有超强的生命力,只 要有泥土,在哪儿都可以落地生根。因为它 容易落地生根,所以总要牵拉起番薯苗,放 到番薯垄上,不让野根耗去了养料。百日的 花生百日的番薯,番薯从种到收一百天就可 以了。八月十五前后,我与母亲陆续开始挖 番薯了。母亲看着一串串大小匀称拳头大 小的番薯,就像欣赏一幅幅名画一样称赞着 它,劳动总能带给母亲好心情。
如今人们都到城里买房安家,农村大量 的田地已搁荒了,番薯愈来愈成了稀罕之 物。大家逐渐淡忘它,而曾经陪伴我们成长 的番薯,只有经历那段历史的人才能体会那 浓厚的感情。
作者|朱才阳
上一篇:一根麻绳系春秋
下一篇:藏上千客家民俗旧物什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