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孝敬方式有不同父母开心是心愿 听听不同年代的“孝”

清明节快到了,这个节日表达的是对故去先人的思念,也是孝道传承的时刻。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最注重孝道。然而,谈起“孝道”这个话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同,每个人又有每个人的理解。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记者聆听并记录不同年龄的人如何孝敬长辈的故事,展现不同年代的传统美德。

叶金萍 想快快长大,为母亲分担家务

黄子珍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晒女儿,在那些日常点滴中,8 岁的叶金萍是个乖巧懂事的姑娘,她的很多暖心行动,让妈妈感觉很幸福。


叶金萍

黄子珍家住市区时代花园,自从 2006 年生了大儿子叶俊辉后,她就辞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2009 年,女儿叶金萍出生。“孩子的父亲在深圳工作,大部分时间,是我一个人带孩子。” 黄子珍说,2013 年,他们家搬到时代花园,一儿一女也读书了,闲不下来的黄子珍做起了小生意。

“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回到家,两个小家伙的种种举动,常常让我很惊喜。”说起一儿一女,黄子珍很欣慰,特别是女儿这个小棉袄,“还不到10 岁,经常帮我做家务,煲饭、煎鸡蛋、洗衣、晾衣、扫地都不在话下;给我送礼物,做朵小花,画张卡片;两兄妹经常商量长大要给我钱,带我去旅游……”说起这些,黄子珍心里甜甜的。

“妈妈带大我们很辛苦,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小棉袄叶金萍这样告诉记者,她要快快长大,帮妈妈分担。

黄子璇 教父母用微信

黄子璇今年21 岁,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小姑娘,目前在一家私立学校做教务助理。她认为,“孝”就是要让父母活得开开心心,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满足父母。“父母赋予我生命,把我养育成人,当我有足够能力立足社会时,父母也渐渐老去了。”认识到这一点的黄子璇深觉尽孝要趁早。


黄子璇与她妈妈。

黄子璇表示,让父母得到物质上的改善是尽孝的重要部分。因此,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都将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二交给父母,尽量让父母不会因为金钱上的限制而生活艰辛。而在精神上,她的做法是常常陪父母聊天,教他们新鲜事物的玩法。

“微信是我们年轻人轻松玩转的东西,但对我父母这一代人来说,要使用它是很艰难的。”为了让父母与自己的交流更加深入,让父母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黄子璇坚持教父母玩微信。“第一次教我妈妈的时候,教到晚上11 点多,结果第二天就忘了部分,我又重新说了一遍。现在,我妈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微信了,从微信上她联系上了十几年未联系的老朋友,前阵子他们这帮朋友还搞了一次大聚会。” 学会使用微信的父母与黄子璇的互动更多了,经常会给对方的朋友圈点个赞,偶尔还开视频聊聊天,代沟在互动中消除。

何海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何海仙是潮汕媳妇,在潮汕与家公家婆同住的那16 年,让她对孝有了深刻体会——孝就是顺,即是顺着他们的意思。

从河源嫁入潮汕,除了饮食等需要适应外,婆家的严谨家风,也让她有点无所适从。“嘴要甜,要勤快,每天要做好饭,要干家务。”何海仙有点不习惯,却不敢说一个“不”字,对待家公家婆,以顺为孝。“少说话多做事,相处久了,老人也从原来对我颇有微词,到后来对我依赖越来越大。”16 年的付出,何海仙得到了家人的肯定。

2011 年,由于工作原因,他们一家来到河源居住。孩子大了上学了,长辈也不在身边,何海仙想到了做志愿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她选择加入河源阳光义工服务队,多次到敬老院服务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伴聊天等,由于积极参与,她连续两年被评为阳光服务队的优秀志愿者。

“你如何对待自己的老人,以后你老时,你的儿女也会这样对待你。” 何海仙坚信这一点。如今,她的大儿子到广州读大学,也常常给她发微信,定期给她打电话,“本来很想生个女儿,有个小棉袄,现在好了,儿子也是大棉袄。”说起儿子的孝顺,何海仙很满意。

杨朋捷 让孝代代相传

杨朋捷和儿子在市区东升路开了一家快餐店,他煮菜,儿子送餐,儿媳招呼客人,日子过得充实而满足。51 岁的杨朋捷有一儿一女,都成家生子了,他说: “孩子们都很孝顺。”对于孝道,他表示,这是中华传统道德,儿女孝顺父母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天经地义,“父母生了你,养了你,就算再怎么不对,做儿女的,也还是要孝顺父母的。”

杨朋捷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回忆起过去,他说: “以前日子苦,父母地里、家里忙里忙外的,等我长大一点了,就帮着他们做家务、干农活,想着减轻一点负担。后来嘛,就出来挣钱给家里用。”在父母相继得病时,杨朋捷放下所有事情,亲力亲为照顾病床上的父母,直到双亲逝去。

孝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与儿子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杨朋捷觉得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感情非常好。“每天晚上我们店里打烊后回到家里都十一二点钟了,但都会坐下来好好聊一会儿天,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商量一些事情。”在父亲节、自己的生日以及其他节日里,儿子都会主动给杨朋捷买衣服、蛋糕等礼物,而出嫁的女儿也时常回来看望父母,陪母亲逛逛街。

本报记者 郑婷影 杨容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父母 方式


上一篇:“来自星星的孩子”7 岁后的人生何去何从
下一篇:“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受到热捧 昨下午止网上祭英烈超万人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