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清华大学“会游泳才能毕业”

近日,清华大学召开校教职工大会。会上传出消息,从2017 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新生入学后将进行游泳测试,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其实早在90 多年前,清华大学就提出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不能留洋。此后,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场馆有限等因素而中止。(3 月27 日《北京日报》)

不会游泳拿不到毕业证,赞!

学生溺亡事故屡屡发生,这与孩子不会游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游泳应该是从小学就要普及的课程。一些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儿童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有不少学校都把游泳课纳入体育必修课程,进行正规化教学与训练。可是,国人学游泳却一路面临不少阻力,太小时家长不忍心;上学后,应付学业无暇顾及,加之受现实条件所困,除大城市的学校外,大部分学校没有免费的游泳场所。学生就这么成了“旱鸭子”。

游泳是人们应当学会的一种基本技能,危急时刻能自救,也可救人。那些平时没机会学游泳的学生,现在通过自己的奋斗考上了大学,有时间和场地可以把这门基本技能掌握了,就应该掌握这门技术。清华大学发出明文规定——“不会游泳拿不到毕业证”。可以说,这一校规是对学子用心良苦的爱,是一个靠谱的弥补。不畏流言敢于把游泳和毕业证挂钩的清华大学,值得点赞!

郑婷影

尊重大学的“自主意识”

将游泳与毕业绑定的学校规定,在当下而言,很容易招来一些批评之声。而清华大学不惧这些声音,自然也有自己的道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列入学校的考核指标,其实都无可厚非,游泳是人们应当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不仅能强身健体,有时还能解决人身危机,对于不适宜游泳的人群,规定也明确了可以“网开一面”。

其实,跳出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这一具体问题,我们应当看到更为可贵的一点,就是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些自主意识。现今的大学,无论是校园建筑风格,还是课程设置,几乎都是同质化,似乎全国只有一种类型的大学。而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大学应有包括招生自主权、学科设置自主权、课程设置自主权等7 项自主权。清华大学设置这一校规不仅 “有法可依”,也体现了大学办学的独立性和大学的自主意识。有更多个性化、有特色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各种才能的人才,所以,对于清华大学这一“自主意识”,我们更应该尊重,甚至学习。

谢素婵

别误解了百年老校规

清华大学确实是名校,连校规也是奇葩无比。你是“旱鸭子”,我这毕业证不能给你,不会游泳你就不能毕业!我私下在想,为啥要成“清华毕业生”,还要会“游泳”,二者有必然关联吗? 有,当然有,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不能留洋”,这是我大清华90 多年前的老校规,老校友梁实秋就是这样过来,通过补考才勉强过关的。

清华作为高等教育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会不会游泳与毕业证挂钩,是否说明“游泳是一流人才必备的技能”呢?不可否认,在学校提倡运动是必要的,然而强制学生必须通过游泳测试才能拿到毕业证,显然有些欠妥,应该引导学生在运动中享受游泳的快乐,进而成为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

重拾“百年校规”固然不是什么坏事,但应坚持 “继承与发展并举”的原则,而远非机械重拾“ 老校规”。清华作为国人眼中的名校,要找准自己该干的事儿。

张 涛



相关热词搜索:清华大学


上一篇:溺水警钟常响,事故为何频频上演?
下一篇:期待涌现更多“网红”教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