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或激发大学生与农民工创业
4 月19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就我国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同时就13 亿多人口的就业、创业问题给予意见指导。
最大的民生是就业。所谓的民生保障,简单点讲,就是能读上书、吃上饭、有衣穿、有房住,养老医疗等都有保障。这些保障最基本来自于岗位的创造。国家人口已达13 亿多,面对经济下滑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就业形势其实不容乐观。加上总量矛盾依然存在,青年就业、创业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就业工作面临着工作地迁移、租房、工薪等因素左右,压力要比以往大得多。
除了走出校门的毕业大学生在面临这个问题外,随着经济形势下滑,务工人员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农村走向城市的这股劳动力。城市经济下滑导致企业生产力过剩,农民工只能回到农村,势必造成失业。这与他们当初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依靠经济收入的增加改变贫穷命运的愿望越走越远。
《意见》指出,今后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并抓好群体就业创业。笔者假设,如果把大学生创业与农民工就业两个大的群体联系起来,毕业大学生回到农村,与返乡农民工联合开发农村资源,打造农村休闲等项目,由此带动就业是否可行?农民工在乡土有根有叶,有牵有挂,有天然的联系纽带,他们的返乡创业不同于外来的资源。不一样的乡土情愫或许会带来不同的带富效应;另外,毕业大学生或许是白手起家,但走出校门后却掌握一定的管理能力、开发技术。双方各有所长,没准也能各取所需。
再者,大学生失业、农民工外出,其实不单单是个体、家庭问题,也涉及到社会问题。想想,大学生外地就业,有多少个最终能服侍父母?老人养老成问题。农民工外出,也造成农村的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监督等问题。
就业难,创业也实属不易,农民工与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就业路曲折而艰辛,会难上加难。但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改革在提速,意见与政策的出台,或许会给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自信。既然国家出台了意见,希望能真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让农民工与大学生群体得到就业、创业保障,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共同奔小康!
吴奕镇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