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斑马线前要礼让行人

16日11时30分许,家住源城区下角江屋的一名73岁老 人,在经过文化广场附近一条斑马线时,与一辆蓝色货车相 撞而致死。据交警部门统计,自今年8月16日开出首张“不 礼让斑马线”罚单以来,至11月,河源交警共查处“不礼让斑 马线”违法行为445宗。(详见本报11月22日“视点”)

礼让行人其实是在保护司机

礼让行人是每位司机 必备的素质。这种行为不 仅体现了司机对行人生命 安全的尊重,也体现出作为 强势一方的车辆对于弱势 一方的行人最基本的照顾 与关怀,我国早有相关规 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 时,应当减速行驶;机动车 行经人行横道时,遇行人正 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 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 信号的道路时,遇有行人横 过道路,应当避让。

但现实中,礼让行人的 司机并不多,正如记者采访 中看到,多数情况下不是车 辆礼让行人,而是行人躲避 车辆。其实,换个角度来 看,礼让斑马线不只是关注 行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 在保护司机本人。试想,一 旦因为横冲直闯而酿成交 通事故,那倒霉的不只是行 人,还有司机本人,不管是 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都 会将司机搞得焦头烂额。

涵养马路文明是所有人 的共同期待,礼让斑马线应该 变成一种习惯。促成这种习 惯,除了要对全社会加以教 育、规范、协调和引导外,更重 要的是要加强整治,拿出“治 酒驾”的行动力,“强迫”司机 学会保护行人 的生命安全。

郑婷影

“ 让”出城市的风度

行人与司机,两边都要 过,到底谁该先行?其争论 异常激烈。行人抱怨司机 横冲直撞,甚至把斑马线变 成了死亡线;司机们也埋 怨,行驶在拥堵的道路上本 来不易,再遇上那种穿马路 的“勇者”,实在让人头痛。

争争吵吵,问题还是没 有解决。笔者以为,且别 说行人如何不遵守交通法 规,把问题上升到道德层 面上纲上线,也别把矛头 指向行政部门如何加强管 理,从有车一族角度来说, 其实只要礼让一下,问题 便可迎刃而解。

“双羊”抢过独木桥,结 果堵在中间,要么谁也过不 了,要么一只被挤下水,这 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那 么,何不让一让呢?当然, 在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时候, 行人也应该自觉遵守交通 规则,珍惜这份“车让人”的 交通文明,让城市的交通环 境变得更加安全有序。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让”出的 不只是一种文明,更是一种 城市的风度。创文永远在 路上,让一步海 阔天空嘛!

张涛

礼让行人应成为行为自觉

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 人,这是交通法规中明文规 定的,也是公民的义务。可 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这一规定的执行情况却不 容乐观。自今年8 月16 日 开出首张“不礼让斑马线” 罚单以来,至11 月,我市交 警共查处“不礼让斑马线” 违法行为445 宗。短短3 个 月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斑马 线礼让行人还没有成为大 家的行为自觉。

车坏了可以修理或更 换,但生命却只有一次。在马 路上,行人是最脆弱的,却又 拥有最宝贵的生命。诚然,有 的行人会不遵守规则乱穿马 路、或是占用机动车道,让人 深感无奈甚至深恶痛绝。但 行人就是行人,就算道路交 通法在全世界有上百种,礼 让行人却是全世界都应该遵 守的基本准则。汽车和行人 抢行只会酿成事故,互不礼 让的背后是对公共交通安全 和个人生命安全的漠视。机 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理应 成为一种行为自觉。这是城 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尊重生 命、敬畏生命 的体现。

谢素婵

 



相关热词搜索:斑马线 行人


上一篇:莫把教育事业当浅薄交易
下一篇:用感恩的心 还原医患关系本该有的和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