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六届人大五年半591件建议件件有着落
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激荡浪潮中,每一个五年汇集起来,却是拍岸惊天,响彻云霄。
翻阅市六届人大常委会过去五年的工作记录,可以看到依法履职、务实监督、开拓创新、为民谋利的坚实足迹,可以感受到与全市中心工作共同跳动的有力脉搏:五年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共举行6 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49 次常委会会议、73 次主任会议,审查批准决算、审议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计工作报告等20 项,收到人大代表提出建议 591 件,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81 人次……圆满完成了本届常委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和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市大力开展拆除禁养区养猪场专项整治行动。市档案局 徐康 摄
五年工作回眸
开启民主立法新征程
2016 年是河源的立法元年。 2016 年12 月1 日,《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由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通过,成为我市首部实体法,标志着我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新阶段。
依法治市,是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有力保障。据悉,我市获批行使地方立法权之后,市六届人大常委会把立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重点围绕立法基础建设、立法质量提升以及依法治理等方面积极履职,遵循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根本原则,成功打响地方立法“第一炮”。
与此同时,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从规范立法流程、保证立法质量、健全立法机制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地方立法工作基本框架;注重建立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9 项立法配套工作制度,建立了6 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我市地方立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监督凝聚发展正能量
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五年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强化人大监督的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河源实现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正能量。
五年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紧扣事关我市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开展专项重点监督,先后组织我市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对“十件实事”实施、重点项目推进、工业园区扩能增效和实施“四个一批”、“三个50、三个100”工程工作以及市区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工作开展专题视察。同时,将推进严格执法作为监督重点,重点对《环境保护法》《水法》等12 部法律和《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等4 部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法律法规正确有效实施。
同时,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开展热点问题监督,组织对万绿湖水环境保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19 个议题进行专题调研。
用好决定权促科学决策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市六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运用重大事项决定权,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做到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推动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向纵深推进。
五年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决定批准我市与韩国安城市、意大利费拉拉市、美国塔斯廷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提升了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对市政府提请的涉及130 个建设项目、融资总额达75.99 亿元的19 件议案依法及时作出决议,全力支持我市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针对政策性因素导致财税减收的新情况,依法审查批准市本级预算调整议案,支持政府通过减免税费等措施保企业发展,为我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有效动力。
另外,去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市、县、镇三级人大换届选举之年。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严格执行“九个严禁”、“八个不准”等人大换届选举纪律,依法选举产生市七届人大代表354名、县区人大代表1382名、乡镇人大代表5764名,进一步提高了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及妇女比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建议办理情况
抓建议办理解民生难题
五年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代表建议办理年年有新成效,较好发挥了代表在推动我市振兴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五年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代表建议591 件,重点督办24 件,促进了一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加快解决,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去年是我市督办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新成效,为民办实事取得新进展的一年。据悉,去年召开的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84 件,会后收到1 件,共85 件。通过各方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从办理结果看,85件建议中代表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 类)12 件,占14.1%;列入年度计划解决的(B 类)43 件,占50.6%;列入规划将逐步解决的(C类)23件,占27.1%;因条件所限或其他原因无法解决、所提建议留作参考的(D 类)7 件,占 8.2%。从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反馈意见看,代表表示“满意”的61 件,占71.8%;表示“基本满意”的 22件,占25.9%。
清拆养殖场2218家
农村垃圾处理、养殖场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去年,在市六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黄春源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养殖业(养猪业)污染整治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办理。
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各级政府和承办单位在市、县、镇、村分级增设了多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转运站、收集点等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垃圾处理情况。在养殖业(养猪业)污染整治方面,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河源市家禽养殖管理办法》和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禽畜养殖业总体布局。一方面实行禽畜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及适养区的功能划分,推广禽畜养殖生态养殖模式;另一方面,提高粪便污染的防治技术,新建或扩建防雨防渗的粪便储存场和沼气池,完善废水处理设施,清拆整治禁养区养殖场2218家。
建成配套污水管网25公里
优质丰富的水环境是河源最宝贵的财富。为进一步保护好我们的水环境,去年的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李燕、潘建斌等代表提出《关于开展市区两江四岸水环境专项整治的建议》。
为此,市政府组织承办单位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将两江四岸水环境整治列入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定期开展杂草和淤泥清除工作,开展建成区地下管网的普查及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目前,已经完成建成区约40 平方公里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总长度约2200 公里的现场普查工作。完善市区污水厂配套管网建设工作,目前市区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建成配套污水管网总长约25公里。同时,将宝源片区及老城西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列入 2016年市直城市建设项目计划,预计今年8月动工建设。
投资5000多万改造过江通道
去年的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延续了多年来代表们关注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为进一步改善市区的交通环境,人大代表周泽辉、潘建斌提出了《关于加快实施珠河、小江两桥过江通道改造工程,加强市区交通管理的建议》。
据悉,目前两项工程的资金已作出计划,小江桥下穿通道改造工程总投资2340 万元,已挂网招投标,去年底进场开工;珠河桥北桥头改造提升工程投资3000 万元,纳入中山大道改造工程规划实施,设计方案近期最终确定,将按照程序尽快动工。
结语
过去五年,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加大建议督办力度,努力推进代表建议反映问题的解决;市政府及各承办部门在办理建议时,认真落实办理责任和措施,努力使建议办理更加务实有效,切实推动了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2017 年1 月5 日,来参加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将带着自己的建议陆续前来报到,今年他们将关注什么内容,推动哪些民生实事加快落实?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今年本报将继续开设“我为两会捎句话”栏目,你有哪些事情希望引起重视,有哪些话要对“两会”说,可在本报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河源民生论坛以回复跟帖等形式向我们表达自己的建议。
上一篇:"十三五"期间河源将新增8万学位规划教育发展
下一篇:广东媒体融合发展渐入佳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