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今年或将投1 亿元整治农村环境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河源360 万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居环境好不好,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昨日,我市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对今后全市整治工作进行部署。会中播放的一部暗访专题片,暴露了我市各种现存的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问题,是我市“短板中的短板”,记者在暗访专题片中看到,全市各县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一些农村垃圾成堆,各种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弃置在道路两旁或河道边上,村民戏称“ 垃圾处理靠风吹”;一些地区污水横流,由于排污排水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河流水质受到威胁,被人诟病“污水处理靠蒸发”;另外,各种线缆随意拉、“牛皮癣”随处可见、工地扬尘严重等现象,也存在于不少村镇内。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6 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市在农村村巷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有突破,但村庄规划、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管理等方面的整治效果尚不明显。

市长彭建文在会上指出,农村人居环境事关老百姓生活质量,必须坚决办好,要迅速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的新高潮,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成片连续、全域推进,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主体、共建共享的原则,补齐农村环境短板。

彭建文透露,今年我市市本级财政或将拿出1 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优先支持积极性高、成效显著、老百姓参与度高的地区。各县区也要投入不少于5000 万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昨日的会议上,市政府还与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签订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书,今后市政府将每季度对各县区开展整治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排名,年度考核排名垫底、且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区将被通报批评。

新闻1+1

2020年底完成整治任务

打造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未来几年,我市将综合施策,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全面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到2020 年底完成所有村庄整治任务,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我市日前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上述目标。

根据方案,此次整治将重点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农村污水处理,发挥省级新农村示范区建设示范引领作用,解决规划滞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方案提出了四大整治任务,包括编制完善规划,实施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村庄建设等工程,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举措。如在编制完善规范方面,到今年年底,全市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要达 80% ,到明年年底,覆盖率达 100%,其中全市255 个贫困村村庄规划编制要在今年全面完成。

农民安居工程方面,到明年年底,要基本完成现有存量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市255个贫困村实现集中供水和道路硬底化,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4Mbps。

方案还提出,未来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加大村容村貌、村庄畜禽污染、水体污染的整治力度。按照方案要求,每个行政村均要按照每500 人配备1 名保洁员的标准组建保洁队伍,保洁员工资不得低于每月1000 元;明年年底,挂钩扶贫单位要帮助贫困村建立1 处简易的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危房改造户应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到明年年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100%。



相关热词搜索:农村 环境


上一篇:19件提案被表彰 38名委员被评为优秀委员
下一篇:打造绿色新兴产业集聚地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