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许瑞生表示我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做得扎实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昨日,副省长许瑞生一行到我市调研农村清洁工程,在实地查看了和平县合水镇、东源县义合镇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后,他高兴地表示:“你们的农村清洁工程做得很扎实,我的收获很大。”
在合水镇的丰洋村和兴径村,当地对农村垃圾的分类处理办法引起了许瑞生的重视。在丰洋村,村道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四个垃圾桶,分别标示着“可填埋垃圾”、“可焚烧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据介绍,当地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减量、分散处理、分户落实、统一收集、长效保洁的处理模式。其中,可填埋垃圾实行回土填埋堆肥处理,可焚烧垃圾集中在焚烧地焚烧处理,可回收垃圾由废品收购点回收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由各户放到垃圾集中点集中后由保洁公司统一清运处理。
“农村垃圾与城市垃圾不同,大部分是可以就地消化的。”陪同调研的副市长李扬达说,经测算,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后,可减少约三分之二的垃圾量,这极大地减轻了农村垃圾治理的压力。
对于这一方法,许瑞生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农村垃圾在源头的减量至关重要,但县镇的中转处理一定要抓好,防止垃圾的二次污染。
在兴径村,许瑞生详细查看了农村垃圾治理的档案文件。他指出,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要重视对村民的宣教工作,引导教化村民改变长期养成的卫生陋习,提高保洁意识,改变脏乱差的环境。
下午,许瑞生一行来到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详细了解该村的保洁制度、队伍和设施建设情况。据了解,该村采用“户收集、村清运、镇中转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作为省级古村落,其“大清洁、乡村美”的成效初显,受到许瑞生的赞扬。他表示,城乡清洁工程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让乡村更美,更有特色。
对于农村清洁工程,村民的感受怎么样?调研期间,许瑞生多次走进村民家里,和他们聊变化,谈感受。在丰洋村一户村民家中,许瑞生亲切地询问:“垃圾分类收集,你们会不会觉得麻烦?”村民欣然答道:“不麻烦,习惯了就好了。现在(农村清洁工程)做得好,村里环境好了,我们住得也舒服。”在义合镇街头一家小型超市,店主告诉许瑞生:“现在镇上环境整洁,生意不错。不过,钱赚得再多有什么用,住得舒服才是真的好。希望政府能坚持做好农村清洁工作。”许瑞生听罢朗声大笑道:“说得好。钱挣得再多也不如生活环境好。”
调研活动接近尾声时,许瑞生感慨地对李扬达说,“你们的农村清洁工程做得很扎实,我的收获很大。”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