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旅游创新融合 推进“旅游+”产业
要求部署
力争接待人次比去年增长12%
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开展创建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全域旅游活动,我市已被省旅游局确定为首批九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地级市之一。去年,全市接待入市游客2855.03万人次、同比增长 12.54%,实现旅游总收入237.76 亿元、同比增长12.68%。今年,我市将争取接待入市游人次及旅游总收入比 2016年分别增长12%。
民生计划
做到“九个”转变
为达到接待入市旅游收入目标,今年,市旅游局将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和工作导则,结合我市实际,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大力推进我市旅游业从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具体做到九个“ 转变”:从单一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 “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点景区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从景点景区局限的游客辐射区域、狭隘的交流合作向全域全方位游客辐射区域、多层次国内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A、“旅游+”让村民尝甜头
在东源县新港镇开了一间农家乐的黄永财,生意做了好多年,已经很有经验了。他说,他的农家乐之所以能越做越好,多亏了万绿大道,也多亏了政府推动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模式,让他们可以不用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一到节假日,往万绿湖旅游的客人很多,不少珠三角的游客都喜欢来我们这些农家乐吃饭,单单家养的家鸡就让他们觉得美味不已。”黄永财还告诉记者,除了吃饭,一些游客还喜欢把鱼干、梅菜干等特产买回去。
据悉,今年,市旅游局将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计划进一步培育和打造各县区以 3-5 个特色镇、村或区域作为乡村旅游的示范点,以点带面,引领发展。同时,加大与文化、农业、林业、水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餐饮业等融合,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B、期待民宿产业发展政策
在万绿湖风情街做普通酒店生意的徐锦新,由于离景区近,环境优美,一到节假日就有很多游客在网上或打电话预定房间,节假日基本上是一房难求。他告诉记者,游客住民宿风近年来越来越火,如果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的话,他还会考虑往民宿产业发展。“我都想好了,民宿酒店可以打亲水客家风的招牌,让游客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咱们客家风情,一举两得。”徐锦新在期待未来的发展。
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下一步就将整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资源,通过政策、资金的扶持及公共设施上的配套,鼓励民宿发展,吸引帮助民宿投资商在我市发展民宿产业,着力打造我市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的新亮点。
本报记者 谢思思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