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抓牢“三大抓手”建设 推动河源实现振兴发展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近年来,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离不开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日前,市长彭建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源将继续牢牢抓住“三大抓手”,切实把交通的先导作用、产业的支撑作用和城市的承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助推河源早日实现振兴发展和全面小康。
彭建文表示,今年,河源将继续抓牢“三大抓手”,在交通建设上,谋划建设更多连接珠三角、大内陆和出海港的快速通道。今年,河源将推进“五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建设,力争汕昆高速龙连段、武深高速连平段年内建成通车,加快河惠莞高速建设,将河惠汕高速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全力配合赣深高铁建设,开展广河高铁、龙龙高铁、龙汕铁路前期工作;加强新编国、省道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推进国道 G205 热水至埔前段改线(东移)、河紫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同时,将继续加快通用机场、水上机场建设。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彭建文表示,今年河源将一方面狠抓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扩园力度,投入30 亿元,扩园1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共建园区投入15 亿元,扩园5 平方公里;用好深圳对口帮扶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重点推进深河产业城A区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继续推进水产业园建设;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引才力度。另一方面,将加快产业共建集聚,积极落实深圳河源产业共建合作协议,制订全方位扶持政策,吸引深圳优势产业、优质企业把生产和成果转化环节落户河源,打造“深圳总部+河源基地”“深圳研发+河源孵化”产业合作共建模式,争取引进不少于70 个产业共建项目,合同投资额300亿元以上。
在城市扩容提质方面,彭建文表示,河源将全力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江东新区起步区建设,规划建设“高铁新城”;深入实施“西优”工程,新、改、扩建24 条道路,重点改造提升中山大道、文明路、长安街和东环路等市政道路,贯通红星东路、纬六东路等“断头路”和小江桥下穿通道,启动纬十四路跨东江大桥、庄田新丰江大桥等桥梁建设,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另外,还要深化城市综合治理,加快市场秩序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市区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停车场建设,努力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槎城扩容提质,越来越有城市气息。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新闻1+1
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助力精准扶贫走上“快车道”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 万以上。对此,广东代表团的基层代表们进行了热议。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连平县上坪镇三洞村山茶种植场农民谢舒雯认为,国家应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的需求,“对症下药”精准扶贫,继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助力精准扶贫走上“快车道”。
谢舒雯认为,目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在解决重大疾病、孩子上学等民生短板方面已做得不错,但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产业扶贫要更加精准。“这几年当地政府提供了一些家畜家禽让贫困户养殖,但一些人对养殖业并不感兴趣,一段时间后就不管了,造成很大浪费不说,最终还是无法脱贫。”谢舒雯建议政府把贫困人口的需求摸得更精准,再“ 对症下药”。“比如现在珠三角等地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政府可以对一些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后实现就业;还有些人喜欢开车,可以对他们进行驾驶技能方面的培训,学成之后从事运输行业,这些都是不错的脱贫方式。”
谢舒雯还谈到交通等基础设施对脱贫奔康的重要性。她说,像连平县就很多人愿意养猪赚钱,猪是养大了,但本地消化不了,销路就成了问题。 “因为交通不便,运猪出去卖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谢舒雯表示,大广高速通车后,连平的交通状况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很多珠三角等地的游客过来游玩都比较方便了。“连平县仅去年举办的一个桃花节,广州、深圳等地区就来了10 万游客,不仅提高了连平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谢舒雯建议,精准扶贫应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夯实脱贫奔康的交通基础,她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赣广高铁建设规划的建议》,建议国家把赣广高铁建设增列入“十三五”时期规划,加快连平等沿线落后地区的交通建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