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0年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 实现陆海统筹全面监测
记者前日从省政府网站了解到,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到2020 年,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大气环境监测
在大气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早在 2013 年已率先全面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污染物包括PM2.5 等6 项),目前省级空气环境监测网络由 116 个自动监测站组成,覆盖全省21 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接下来要逐渐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到县。
根据《方案》,广东将在现有城市站、区域站、超级站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点,加强站点建设,推进县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2018 年底前所有县(市、区)全部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
此外,一些距离排放源较近的地点亦将进行针对性的监测。《方案》提出,将逐步建设路边、码头、农村等空气监测站点及垂直监测、遥感监测等专题站点,将机动车信息库与大气环境监测网络联动。在全国率先建设全省大气复合污染成分监测网。
水环境监测
治水是广东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之一,水环境监测网络也将继续优化完善。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广东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有162 个监测断面,覆盖大江大河干支流、省界河流、入海河流、主要湖库等;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络有103 个监测断面,覆盖13 个沿海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网有290 个,覆盖地市、县级和典型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根据《方案》,在现有大江大河干支流、省界河流、入海河流、主要湖库及入库支流监测断面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点,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产业转移园区、重大环境风险源下游等环境敏感断面的监测,逐步补充主要江河、农村水环境、重要港湾及人类活动频繁海域等监测断面。
土壤与生态监测
《方案》提出,逐步建立以耕地、饮用水水源地和污染地块等为重点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点位数约7600 个),涵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农产品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行业企业及其周边地区、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历史污染区域等。建立省级土壤多功能样品库(占地约5000 平方米),提升全省土壤环境监测能力。
在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方面,无人机、无人船及遥感技术也将派上用场。《方案》提出,建设卫星遥感监测监控中心,提升卫星遥感监测能力。打造无人机航空、无人船遥感应用示范基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立体监测网络,实现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敏感区等区域的大范围、全天候监测。在生态保护红线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重点地区,建立生态地面定位观测站或定位观测样地,实现对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等指标的监测,并定期开展重点地区生态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估。
据南方网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