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屋,回溯红色岁月
“紫金紫金,紫气东来,金石为开,是个好地方。大革命前后,我曾经两次到过紫金……”这是周恩来在1963 年冬接见紫金花朝戏剧团时说的话。关于周恩来的紫金情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曾经专门报道过。他两次到紫金,时间虽不长,但紫金人民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精神给周恩来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至今还保留着周恩来到紫金的卧室旧址。
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的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
大暴动的胜利成果
1927年12月1日,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在炮子乡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批苏维埃政权之一,也是进行第三次东江大暴动的胜利成果。据紫金县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的苏维埃政府旧址,原是大地主的粮仓,叫“湖子仓”,是二进式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两层楼房。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夕,紫金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为示新政权的新气象,特意从红朱石排山挖来两箩红石作为染料,将湖子仓刷成红墙红壁,象征红色革命政权,俗称“红屋”。
1927 年,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广州的“四一五”、惠州的“四一六”大捕杀,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广东青年革命领袖、紫金人刘尔崧正是在“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被秘密杀害于珠江白鹅潭。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为了讨蒋救党,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别委员会领导海丰、陆丰、惠阳、紫金等县人民于当年4 月、9 月和10 月先后进行了三次东江大暴动。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的前身是紫金县人民政府。1927年4月26日,紫金人民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暴动,攻占了县城。5月1日,成立了紫金县人民政府。由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民团的疯狂反扑,紫金县人民政府转移到苏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也在此办公。
周恩来两度到紫金
“周恩来两次来紫金,披荆斩棘扫阴霾。”这是在红屋周恩来卧室旧址前墙画上的一句话,说明了周恩来在紫金挥戈征战的峥嵘岁月。
周恩来第一次到紫金是在1925 年,这时的他担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随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讨伐军阀陈炯明余部。东征军攻克惠州后,兵分三路继续东进,周恩来与蒋介石等人一起率中路纵队翻山越岭来到了紫金龙窝。在龙窝停留期间,周恩来受到当地农军的热情欢迎。在当年10 月25 日,东征军决定攻打紫金县城,紫金各地农军积极响应,次日便胜利占领了县城,县长及守敌弃城而逃。
两年后,周恩来再一次来到了紫金,这一次他在紫金住了三天。1927 年“八一”南昌起义后,由于敌强我弱,为了保存实力,起义军撤出南昌,向广东进发。周恩来随部来到了海丰、陆丰、惠阳、紫金、五华的边缘地区、中共东江特委所在地——惠阳中峒。同年 10 月,刘琴西指挥海陆丰惠紫工农革命军,与由南昌起义入粤部队整编成的红二师联合攻打紫金南岭。激战一天未能攻下,部队开进炮子休整。在这关键时刻,为了指挥起义部队,周恩来抱病之中来到了炮子乡。抱病的周恩来在紫金受到了当时紫金县委干部钟一强的妻子的照顾,病情得以好转。
1955 年国庆节,紫金妇女叶莲香作为全国革命老根据地国庆观礼代表团代表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对她说: “你是炮子的代表吗?我大革命时期到过紫金。你回去后,代我向紫金人民问好!”因为叶莲香在革命时期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砍下了双手手掌,在了解到叶莲香的先进事迹后,周恩来还当即指示当时的广东省领导古大存给叶莲香制作一对假手。
本报记者 杨容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