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广东将投1800 亿治水 2020年底前,各地级以上市要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本报讯 据南方网消息,近日,广东省环保厅在上线“民声热线”时透露,《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修订本)(2017-2020 年)》(下称《行动计划》)已于近日正式印发。按照行动计划,未来4 年,广东将要投1800 亿元治水。根据《行动计划》,到2017 年底,广州市、深圳市要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 年,全省基本消除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劣V 类水体;2020 年底前,各地级以上市要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广深城区

年内要消除黑臭水体

据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鲁修禄介绍,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从2013年开始实施,2016年进行了中期评估,并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水十条”等进行了修订,是实施“水十条”更详细的 “路线图”,进一步强化了治水措施。

为保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行动计划》制定了联合治水、水源保护、设施提效、黑臭治理、能力建设五大类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800 亿元。对比修订前的《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 年)》七大类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187 亿元,修订后的《行动计划》治水投入明显增加。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 类,实现高水平达标。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4.5%,全省基本消除劣 V 类;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2017年底前广州、深圳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生态敏感区

禁新建重污染项目

《行动计划》要求,实施分区控制,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整合划定具有广东特色的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红线精准化勘界落地和精细化管控,建立实施“准入清单”和 “负面清单”。

西江、北江和韩江等供水通道岸线1 公里敏感区范围内禁止新建化学制浆、印染、鞣革、重化工、电镀、有色、冶炼等重污染项目,干流沿岸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印染等项目环境风险。北江流域严格实行重金属污染物减量置换。推进化学制浆、电镀、鞣革、印染、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管理,于 2018 年底前依法关停污染严重、难以治理又拒不进入定点园区的重污染企业。

保护良好水体,保障饮水安全,是《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行动计划》要求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强化新丰江、白盆珠、枫树坝、南水、鹤地、高州等重要水库汇水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对江河源头及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江河湖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排查,推进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土地依法征收工作,清理取缔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与供水或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以及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珠三角区域的农村原则上纳入城镇统一供水系统,未集中供水的部分农村地区,应建设供水和水质净化设施。此外,还要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推进绿色生态水网建设,构建岭南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热词搜索:广东


上一篇: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登英谈及创文时表示 加强农贸市场和客运公交管理
下一篇:今年要完成5866辆黄标车淘汰任务 提前淘汰最高可补贴3万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