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水村驻村第一书记叶志疆认为 雪中送炭才是贫困户最需要的
“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个村能自己造血,而不是单纯地给这个村输血。”这是横水村驻村第一书记叶志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6年5月,来自市卫生监督所的叶志疆正式入驻横水村,成为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横水村的每个角落。
脚踏实地精准识贫
横水村地处连平县内莞镇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刚了解到横水村的情况时,叶志疆就感觉到扶贫任务很艰巨。为了不耽误工作进程,他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甄越荣马上开展精准识贫工作。根据横水村村委会申报的90 户贫困户,他们冒着30 多度的高温天气,走进这些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为了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叶志疆和搭档紧紧围绕“精准”两字,严格按照“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的原则进行识别贫困户,真正做到符合条件的一户也不能落下,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也不能进来。历时5 天的时间,他们顺利完成了90 户贫困户的核查工作,最终确定89 户贫困户为精准贫困户,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评议表决通过。
急贫困户之所急
去年10 月份,叶志疆想与贫困村民拉家常,便打电话给贫困村民林金华,得知他受伤了,并且父子俩一天都未进食。叶志疆立刻到市场买菜,做饭给林金华父子吃,还烧好热水提到二楼给林金华父子洗澡,这一做就是一个星期。叶志疆说:“其实林金华一家挺可怜的,儿子患有精神病,儿媳离家出走,孙子孙女又在读书,可以说是林金华一人担负起一家人的生活。”
去年6 月份,骤降暴雨,横水村一名村民的房子被冲垮。村民向保险公司报了险,保险公司到现场查验后以各种理由延迟赔付,甚至还想不赔付。叶志疆得知后,快速帮助村民讨回了保险赔付款。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横水村常常会发生,在叶志疆看来,锦上添花的事情谁都可以去做,但雪中送炭才是村民们最需要的。
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横水村集体经济薄弱,在村里开展产业扶贫,必然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叶志疆告诉记者,横水村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31 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8 户,因此要脱贫,就要打破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种植三华李等水果脱贫致富。因此,叶志疆带领贫困户围绕产业,立足实际总体规划,结合横水村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市场发展前景等情况,最后确定在原有的800 亩三华李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扩大完善2200 亩的三华李种植面积,形成基本覆盖全村的3000 亩“人” 字形三华李产业基地。
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横水村还规划了一条长约8 公里、宽7 米的旅游观光大道。旅游观光大道建成后,既可为3000 亩三华李生态园基地管理过程中的生产资料、果品运输,及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为横水村发展旅游业提供便利,从而进一步加快横水村脱贫步伐。
本报记者 谢思思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