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方便群众又实现脱贫 市邮政管理局“快递下乡”帮扶古竹镇孔埔村
物流时代,快递便利了很多人,送件上门的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搞定一切。但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村民们来说,快递还不够便利。大多数时候,村民们收发快递都要到镇上去。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递“最后一公里”。而从去年开始,江东新区古竹镇孔埔村以及附近几个村的“最后一公里”已被攻克,快递直接送到家门口。也因为这,经营“快递之家”的 “邹三斤”摇身一变,成了村里倍受欢迎的人物。
邹锦祥在填写快递单。
既便利他人,又满足自己
“邹三斤”本名邹锦祥,是黑黑瘦瘦的一名小伙子。他原本也是村里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曾经做过工人、水电装修工,但在去年,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一次骑摩托车摔倒的事故让邹锦祥在家里休养了3 个多月,也失去了工作。
祸兮福之所倚,因邹锦祥的家庭是孔埔村31 户分散贫困户之一,在去年4 月份进驻孔埔村的市邮政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决定帮扶邹锦祥一家。在询问了邹锦祥本人的意见后,驻村工作队结合市邮政管理局正在推动的 “快递下乡”工程,参照快递超市的模式,在孔埔村入口处设立了一个快递村级网点,代理附近三个村的快递业务,而这个“快递之家”就由邹锦祥来经营。
工作队同时安排邹锦祥在古竹镇中通网点上班,免除了他的加盟费用,并帮助他整理好门店。“给了我一笔 3000 多元的启动资金,帮忙开通了门店里的网络,购置了制度牌等。还派工作人员给我授课,教我怎么做好一个快递员。”邹锦祥说。如今,邹锦祥每天收发近150 件邮件,月收入达到 3500 至4000 元。对这份工作,邹锦祥感到非常满意,“很适合我,因为我对村子和附近都很熟悉,现在,村民们都很欢迎我,跟以前的态度大不一样。这份工作既便利了村民,又能增加我的收入,我感觉很快乐、很充足,我要继续做好它。”
增加网络代购、代售业务
孔埔村位于江东新区古竹镇越王山下,环境优美,冬瓜、土鸡等种养业小有名气,有“冬瓜村”之美称。除了邹锦祥一家选择了经营“快递之家” 外,另外三家可开发贫困户都选择了种养业。据悉,目前驻村工作队已经根据贫困户意见去采购种苗了,接下来将免费分发给贫困户,还将为其提供种养培训。
旅游资源与“土货”资源都不缺的孔埔村,要怎么发挥优势,帮助贫困户富起来呢?市邮政管理局驻孔埔村工作队队长彭宇清介绍,接下来,将对“快递之家”进行升级改造,一是增加代理的快递品牌,让圆通、申通等更多的快递可以直接寄到村里,增加邹锦祥的收入,同时也方便村里和附近几个村的群众;二是试点开展网络代买服务,为周边老乡提供网络代买、代售,将村里的特产卖出去。彭宇清说:“现在农村很多人也想网购,但老人家不懂操作,‘快递之家’就可以帮助他们购买。条件成熟了,也可以把老乡的农产品放到网上帮助他们销售。”
本报记者 杨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