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举行
9月30日,河源市人民政府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建河源校区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副市长庞启彪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长郭杰代表双方签署了《河源市人民政府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河源校区合作协议》。此次合作的达成,填补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空白,为河源实现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的目标提供了新的动力源和创新源。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韶,市领导叶梅芬、张丽萍、吴善平、龚国平、黎意勇等出席了仪式。
根据合作协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将充分发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的突出优势,建设广东职教和河源产业需求的大制造、大信息、大经管、大文化、大教育、大旅游等六大学科专业群;利用学校科研平台的技术与人才优势,重点建设智能制造、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知识产权、旅游、经济和管理等产业、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设职教师资与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同时,还将根据我市产业、职业教育的需求,建设一批高端智库,开展专项研究,为广东和河源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而我市将在校区建设、资金投入、配套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当前,我市中高职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均走在粤东西北地区前列,河源东江教育城拥有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河源理工学校、河源技师学院、河源市卫生学校等三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以满足河源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教育体系至今仍缺了“本科院校”这一板块,始终是全市人民的一大“心头之憾”。因此,依托和利用好省高校的丰富资源,强化校地合作办学是河源构建中高等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今年8月份,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和大力推动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莅临我市考察,双方在深化合作,助力河源产业转型升级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共建河源校区上达成了意向。
陈韶表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将发挥人才、智力的优势,与河源紧密结合,服务河源所需,运用全新机制聚焦河源产业、业态、新工科的发展,建设开放、绿色、共享校园,将河源校区打造成为广东高等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独具特色的示范校区。
市长叶梅芬表示,市委、市政府必将全力以赴,把共建河源校区摆上重中之重的议事日程,全力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助推河源校区建设成为广东特色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职业教育“中高本硕”贯通改革示范区、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示范区,助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现“创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的目标。
景李虎表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全力支持河源校区的建设,希望河源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确保政策到位、资金到位、责任到位,早日启动校区的建设工作。同时希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聚焦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创新河源校区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将河源校区建设成和本部水平相当的人才、科学、科技优势相结合的示范校区。
据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河源校区选址位于江东新区东环路以东、梧桐山以西、建设大道以北、河源理工学校以南,占地面积500亩,预留校区未来发展用地300亩,拟建校舍20万平方米。该校区力争在2019年秋季开始招生,并在招生开始后四年内达到6000至8000人,每年招生约1500至2000人,未来利用预留用地,在校生可以扩充到8000至10000人。
河源校区将坚持“河源所需、广技师所长”的原则进行建设,目标在3至5年内,充分发挥广技师“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定位与优势,建设成为广东特色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校区、职业教育“中高本硕”贯通改革示范区、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示范区,为河源乃至粤东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为广东创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贡献力量。
记者 邓宇珊
图片 市档案局 杨境廷
相关热词搜索:合作办学 广东 师范学院 
当前,我市中高职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均走在粤东西北地区前列,河源东江教育城拥有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河源理工学校、河源技师学院、河源市卫生学校等三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以满足河源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教育体系至今仍缺了“本科院校”这一板块,始终是全市人民的一大“心头之憾”。因此,依托和利用好省高校的丰富资源,强化校地合作办学是河源构建中高等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今年8月份,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和大力推动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莅临我市考察,双方在深化合作,助力河源产业转型升级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共建河源校区上达成了意向。
陈韶表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将发挥人才、智力的优势,与河源紧密结合,服务河源所需,运用全新机制聚焦河源产业、业态、新工科的发展,建设开放、绿色、共享校园,将河源校区打造成为广东高等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独具特色的示范校区。
市长叶梅芬表示,市委、市政府必将全力以赴,把共建河源校区摆上重中之重的议事日程,全力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助推河源校区建设成为广东特色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职业教育“中高本硕”贯通改革示范区、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示范区,助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现“创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的目标。
景李虎表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全力支持河源校区的建设,希望河源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确保政策到位、资金到位、责任到位,早日启动校区的建设工作。同时希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聚焦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创新河源校区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将河源校区建设成和本部水平相当的人才、科学、科技优势相结合的示范校区。
据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河源校区选址位于江东新区东环路以东、梧桐山以西、建设大道以北、河源理工学校以南,占地面积500亩,预留校区未来发展用地300亩,拟建校舍20万平方米。该校区力争在2019年秋季开始招生,并在招生开始后四年内达到6000至8000人,每年招生约1500至2000人,未来利用预留用地,在校生可以扩充到8000至10000人。
河源校区将坚持“河源所需、广技师所长”的原则进行建设,目标在3至5年内,充分发挥广技师“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定位与优势,建设成为广东特色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校区、职业教育“中高本硕”贯通改革示范区、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示范区,为河源乃至粤东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为广东创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贡献力量。
记者 邓宇珊
图片 市档案局 杨境廷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