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长塘镇黄沙村发现一段粤赣古道
古时,山区交通不便,人们只能步行翻山越岭,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众多的山岭古道。但凡说到和平古道,上陵苗岭古道、阳明均洞古道、大坝至石谷古道一直让人津津乐道。
其实和平的古道远不止这些,最近,驻和平县长塘镇黄沙村第一书记郑新桥报料说黄沙村就有一段疑似连接粤赣两省的古道,古道旁一残存的石碑模糊字样显示,古道在黄沙村境内分为两条,一条通向和平长塘秀河、阳明,一条通向龙川细坳。
深山藏古道
由于地处粤赣边境,黄沙村出门就见山,在当地人的记忆中,翻山越岭是件平常的事。古道在山岭间几经曲折盘绕,在村委会副主任徐焕乔带领下,记者一行边走边聊,一路上茂林修竹,杂草遮没古道,山峦下,梯田、竹林遍布山野,时不时可见村民放养的土鸡在百香果园间悠然漫步觅食,好一派山乡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行至山顶,记者注意到,古道旁一残存的石碑模糊字样显示,左通向长塘秀河、阳明,右通向龙川细坳。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公路的开通、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尤其是枫树坝水库的建设,其中通往龙川细坳的一段古道淹没于水下,这一古道渐失其用,慢慢消失在岁月中,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四季景不同
有道是,谁不说家乡美。作为土生土长的黄沙人,徐焕乔对于这段古道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感触。他说,这里虽然离县城较远,然一年四季的变幻之美让人为之贪恋,古道两旁堪称一幅幅绝美的青山画卷,美不胜收。
春天,当如丝的春雨从天空飘下时,古道一旁的小花儿便在这朦胧春雨中,使劲抖动着娇艳的躯体。远处的山,近处的花,纷纷飘落的雨,将这里渲染得如同仙境一般。倘若在夏夜,家住在山上,出门沿着古道那青石小路慢慢地走,或者抬头一看,点点星光在静谧夏夜里,一定让人惊奇。不管曾欣赏过怎么美丽的风景,古道边的夜空真的美“呆”了,让人回想无限。深秋时节,沿着古道前行,眼前的色彩也逐渐丰富,从黄到红,再从红到绿,由近及远。一缕缕温暖的阳光从茂密丛林间倾洒而下,一线一线的光束,把五彩树叶照得透亮,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好起来。
能否撬动“生态之旅”
其实,黄沙村人文历史资源丰厚,除古道外,冬瓜輋水口还有“仙人搭桥”“九条泥鳅上水”栩栩如生,“乌龟拖印”鬼斧神工,当地一则顺口溜流传已久,不少村民至今还能琅琅上口,那就是“仙人搭桥大江旁,九鳅戏水洛江上,仙人锡脚今仍在,乌龟拖玺出将相”。
古道,让人们多了一些期待,能否借此撬动“生态之旅”呢?郑新桥说,这古道无疑为黄沙村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又增添了厚重的一笔,条件成熟的话,将充分挖掘古道与周边村落的历史联系,可形成连片的乡村休闲游。深圳福田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局和河源市审计局驻和平长塘镇黄沙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梁其锦来自于深圳,对农旅开发有一定的研究。他认为,应该将古道与周边人文景点相融合来开发,充分挖掘与古道相关的历史故事,并与客家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打造,切不可借由开发之名,对古道“人为再现”。
记者 张涛
上一篇:番薯苗
下一篇:忠实的使者——咏信封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