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何浓柱在和平县传承古老艺术 热爱生活 艺传后人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会 以舞狮表演来助兴,在南方,以广东的 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 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 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 锣鼓音乐响起后,装扮成狮子的样子, 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 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 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在和平,也有这样的一个颇具阳 刚之气的民间文化艺术团体——东江 龙狮文化艺术团,这个团体是由一位 67 岁的花甲老人何浓柱一手创办的。 因深爱舞狮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 2013 年7 月,退休后的何浓柱老人,成 立了东江龙狮文化艺术团,并开启他 充实的夕阳生活。
何浓柱正在演奏小提琴。
成立艺术团传承舞龙舞狮艺术
退休之前的何浓柱是和平县一位 标准的朝九晚五上班族,2011 年12 月 退休后,他觉得生活除了要忙活带孙 子这一“晚年事业”外,还应该有点其 他“事业”。于是他决定倒腾他喜欢的 龙狮艺术,并希望用自己的微薄力量 传承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于2013 年7 月注册登记成立和平县庐江舞龙 舞狮艺术团,后来因为艺术团表演范 围扩大,经和平县民政局、县文联批准 更名为和平县东江龙狮文化艺术团。 “我们艺术团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从 传统的舞龙舞狮,扩展到今天的采茶 戏、民乐舞蹈、民间传统武术等艺术表 演了。”何浓柱谈起他的艺术团如同在 说一个呵护了许久的呱呱坠地的婴儿 般,那样欣慰与满足。
而事实上,何浓柱的艺术团在发 展初期确实如同婴儿般,需要呵护与 关爱。在艺术团发展初期,艺术团只 有10 个人,1 个人舞龙、4 个人舞狮、5 个人或敲锣打鼓或弹奏乐器,10 个人 各司其职。而如今,通过何浓柱和这 10 个“开朝元老”的共同努力,艺术团 已经发展成有54个成员的规模。
而让何浓柱欣慰的是,这个如同 他的孩子的艺术团,在2014 年国庆时 就在和平县城表演过舞龙舞狮专场。 “当时是十分自豪的,虽然人员不多, 但能在全和平县百姓面前崭露头角也 是很不错的。”何浓柱告诉记者,今年 他的艺术团会有大动作,今年国庆前 后,艺术团将会在和平县演出《和平好 声音》《歌唱新和平》等戏曲。“我们是 通过采茶戏的表现方式来歌颂和平人 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而《和 平好声音》是把和平的17 个景给表现 出来,体现和平城区的嬗变。”何浓柱 还提到,在2018 年元旦前后,他计划将 《和平翁》这一戏曲放在和平县城和河 源市区的舞台上表演。
儿孙受影响对乐器情有独钟
今年已经67 岁的何浓柱,不仅会 舞龙舞狮,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在他的 影响下,他的儿子耳濡目染,也对乐器 情有独钟,但他儿子拉的并不是二胡而 是小提琴,工作之余小提琴就成了儿子 的忠实伙伴。孙子更是在何浓柱与其 儿子的影响下精通扬琴,并尝试着学习 吹唢呐。节假日,他们祖孙经常同台演 出,传播文明,营造快乐氛围,一家人拉 着二胡、吹着唢呐、拉着提琴,家庭小乐 队的演出,已经成为他们家里的一道亮 丽的风景,用音乐传播着文明,用音乐 谱写着和谐。“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 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在家里偶尔弹弹唱 唱,家庭气氛都会好一些。”
何浓柱认为自己的夕阳生活要 “与众不同”些,于是他的夕阳生活重 心是对民间文艺的传承,而难能可贵 的是他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 在地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创造他独 有的夕阳生活。
本报记者 谢思思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