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新规出台|家长点赞老师头痛
学校放学太早,家长还没下班。长久以来,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4 点多就放学离校,“孩子放学去哪儿”成为困扰着众多家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难题,主管部门终于发声。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并明确提出“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意见》一出,便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响应,不少家长希望《意见》快点落地,让小孩放学后的托管问题能交回学校解决。学校和教师则认同《意见》出台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提出了在人力、硬件设施、资金保障等方面学校将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
家长们在接孩子回家。
家长乐见其成 全看自愿
下午放学,记者在市二小看到,来接小孩放学的80%以上都是老人家,而经询问,其余的年轻家长当中不少是因为自身做生意或是没有工作,时间上比较充裕、自由,所以才能来接小孩。刘先生在市二小附近开了一家便利店,他的小孩在市二小读二年级,因为妻子要上班,一直以来都是刘先生负责接送小孩。“ 孩子现在还小,等大些了就让他自己来回。因为家里离学校也就步行 10 分钟的距离,还是比较放心的。”刘先生说,如果自己忙碌的话,会考虑将小孩放到晚辅机构。而赖女士目前正在离职中,“ 之前是孩子奶奶接的,现在我有空闲,就我接。”
刘大叔老家在龙川,目前他和自己的两个外孙租住在市二小附近的一间出租屋里。“一个五年级,一个一年级,是我大女儿的孩子。他们夫妻都不在河源,在深圳、广州工作,一年到头都很少回家。”女儿女婿因为在异地工作没有办法照顾外孙,刘大叔只能离开老家过来照顾孩子。
“家里有老人可以帮忙接孩子当然最好,但有些家庭老人不在身边的,或是老人因为一些原因不能接送小孩的,就没办法了。”因为家里老人外出未回而翘班来接孩子的杨女士说道。杨女士和丈夫都在一家私企上班,下午要6 点钟才下班。她的孩子正读四年级,平时一般都是孩子奶奶来接的,她坦言,偶尔自己会翘班来接小孩。而李女士是一名单亲妈妈,独身一人照顾两个孩子,因为工作环境较为宽松,她每天都会翘班接孩子。李女士说:“也是没办法,我要工作才能有经济来源。幸好老板比较理解我。”
记者向部分家长介绍了教育部政策,家长们都乐见其成。家长李先生说:“这当然好,解决了不少双职工家长的烦恼。但不一定所有家长都有这个需要,所以自愿最重要。”不少家长还对课后服务是否收费、收多少费用比较关注。
《意见》出台有益,但学校面临困难多
下午4 时45 分,下课铃声一响,一、二年级的学生背好书包排成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往学校大门走去,而学校大门外一侧早已聚集等待接小孩回家的家长。到下午5 时,低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陆续被家长接走,但还是有二十来个学生在值班室或在校园操场处抱着书包站在一起,等待家长前来接走。而这一幕,几乎每天都会在市二小上演。
据统计,市二小目前学生约有 4000 人,其中需要固定接送的一至三年级学生有近1800 人,而在这 1800 名学生当中又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家长是不能准时来接送孩子的。市二小副校长谢日旺告诉记者,在市二小就读的学生,其家长大多数是个体户,外来务工人员也比较多,工作时间并不固定。因此,无论是中午还是下午放学,低年级的有些学生总是会因家长迟来接送而留校。
问及对《意见》的看法,谢日旺表示,从学校立场而言,《意见》出台有益处,里面提到的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娱乐游戏等课后服务,一方面可以解决不能准时接送孩子的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开展文体竞赛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果《意见》要在市里真正实施,学校场地提供、师资来源、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应成为考虑的重点。”谢日旺说,课后服务在管理还是师资方面都要大量投入,但专项经费有限,也不能长期占用教职工的休息时间。加之学校面积本身就不大,课后活动缺乏场地,《意见》实施起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
《意见》还提到,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对此有不少老师认为,如果让老师担当课后服务人员的主体,会加重老师的负担,更有意见认为专业的老师应该专心做教学,而不是当“课后保姆”。“早上7 点就开始工作,直到下午放学,晚上还要备课和批改作业,身为班主任,责任重大,班级其他琐碎的事情更多。”市区某公办小学李老师对此表达了担心。
有效规范商业托管行业
由于接送难题,不少商业托管机构“解放”了家长。记者走访发现,学校周边有不少辅导机构,基本上都提供晚辅服务。
记者来到位于市二小右前方的一家名为“祝博士学习吧”的辅导机构。在机构打开的玻璃门上,贴着两个大字:晚辅。几个小学生轻车熟路地走了进去。该学习吧的工作人员介绍,晚辅有39 名学生,四五年级的比较多,一二年级的也不少,“高年级的学生来晚辅的原因主要是父母没空,而爷爷奶奶没有能力辅导小孩做作业。低年级的一般就是家里没有人照管了。”小玉姐妹三人都在学习吧上晚辅,她告诉记者,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爷爷奶奶在家里,三人都是自己放学后来晚辅,晚上7 点半结束后再自己走回家。游俊杰是一名一年级学生,他的父母在白岭头开工厂,每天都很晚回家,没有办法照看他。
晚辅机构的阿姨给孩子们分发包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托管机构分为两种,一种依托于其他类的营业证照而设,另外一种是无证托管,开班门槛低:一栋居民楼稍作布置,找二至三位教师和一位煮饭阿姨就可以开班。而这些无证托管班,大多藏身于居民楼,存在走火通道狭窄、消防设备不全等问题。同时由于行政管理权限不清,无证托管机构几乎无人监督管理,一旦出了问题,投诉无门。
市民邱女士认为,《意见》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托管行业规范。“部分托管行业欠缺专业资质,此次文件落实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托管机构就要不断自我升级,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
希望多方联动 共同解决难题
《意见》提到,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具体课后服务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自行确定。
目前,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暂时未出台和《意见》相关的配套落地文件,在市区教育机构工作多年的吴先生表示,学校可根据实际与社区、校外机构等合作,选聘一批专业资质高的人员在学校负责课后服务。市民黄女士提出,学校除了开展课后服务,也可以与学校家委会进行沟通,让学生进校和离校时间更为“弹性”。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提供校车服务,形成校车管理制度,缓解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压力。
谢日旺建议,在学校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前提下,教育行政部门、工商部门、民政部门等有关部门能够多方联动,制定出具体规范文件,建立商业托管行业准入和监管制度,对社会课后服务机构进行审核以及日常监管,多方面保障。也有部分校长表示,期待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适当补助。
本报记者 邓宇珊 杨容 文/图
上一篇:回归课堂|拒做低头族
下一篇:让市民消费更明白更舒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