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开黑”“超神”了吗?
阅读提示:
最近,一款移动端游戏《王者荣耀》火爆全国,上至中老年人、下至中小学生似乎都在“开黑”,到处可见拿着手机在玩《王者荣耀》的人。“若能‘超神’一次,可以开心一天。”可见该游戏在玩家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2016 年底腾讯公布的《王者荣耀》注册玩家的数量就已超过2 亿,日活跃用户数量5000 万,而腾讯借助这款游戏在去年赚取了69 亿元,占2016 年手游总收入的17.7%。
这款在小学生中最受欢迎的游戏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巨大的争议。4 月,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题为《<王者荣耀>能让小学生学好历史?》的文章,认为该游戏借用历史人物姓名的做法会使小学生对历史产生误解,这篇文章也引发了广泛热议。那么你怎么看待这股游戏热潮呢,作为家长的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孩子玩呢?
有利 能促进社交与感情
市民朱先生在市区某网络公司工作,平时经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到家,因此很少有时间跟儿子沟通。朱先生的儿子在市区某中学读初中,是一名寄宿生,每周只有周末才待在家里。而朱先生的儿子性格也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与别人沟通,周末在家的时候要么看书,要么就呆在家里玩电脑游戏。平时为了方便与儿子沟通,朱先生去年下半年买了一部智能手机送给儿子。
去年的某一个周末,朱先生发现儿子正在玩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手游。看见儿子玩游戏,朱先生一肚子的火,正准备发脾气的他突然想到:“儿子现在处于叛逆期阶段,如果直接发脾气骂他的话会不会起反作用呢?”朱先生决定投其所好,自己也在手机安装了这款游戏,并开始向儿子请教如何玩这个游戏,如何选择角色(英雄),每个角色的技能怎么样,有什么优点跟缺点。慢慢的,朱先生两父子的话题渐渐多了起来。同时,朱先生也发现性格内向的儿子开始慢慢活泼起来,周末回到家做完作业以后,儿子会约上家附近的小伙伴或者同学一起玩《王者荣耀》。
因为玩游戏使父子间的感情变得更深了,朱先生对《王者荣耀》这个游戏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认为玩游戏只要不过度,就支持儿子玩。像朱先生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认为玩游戏未必是一件坏事。另外,很多市民认为,《王者荣耀》可以拉近朋友间的距离,“要是同学都玩,就你不玩,那你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时常一起组队玩游戏,认为这种多人协作的游戏有利于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
存弊 在中小学盛行,使学生沉迷网络
“老是被坑,输了一晚上了。”这话是不是很耳熟?《王者荣耀》的流行不仅仅在青年人之间,在中小学里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在市二小就读的子萱说,他们班里60 多个同学,有近40 个人都在玩《王者荣耀》,一到课间同学们谈论的都是游戏。不仅课间,放学后或周末,同学之间都会相约在一起“开黑”。可以说,这款游戏已经占据了不少中小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
小宇就是一位《王者荣耀》的狂热玩家,每天回家都会拉上几个同学一起“开黑”冲段位,起初是看到身边朋友都在玩,也就好奇拿爸妈的手机下载了游戏,现在玩久了,感觉不玩就会像没了个朋友一样,心里会空落落的。当然,他觉得自己还算克制,每天只玩七八盘,但他的几个朋友几乎一有空就会玩。
家住临江的小怡今年8岁,她还没有自己的手机,但是已经是一个深度游戏迷了。“一回家就找手机,玩上了就不会停,叫她吃饭、洗澡、睡觉都不动一下。”小怡的嫂子杨女士觉得小怡的状态很糟糕。除了玩《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小怡就没有别的社交活动了,有时家长不给手机玩,她还会不断哭闹。对此,杨女士认为,是否沉迷网络游戏,主要取决于家长管教严不严,“她爸妈看到她这么沉迷,都不管教的,顶多不轻不重地说两句。”因为看到小怡这个情况,杨女士下定决心以后决不让自己的孩子玩游戏。
除了对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的担忧,人民日报4 月发布的文章也引起了一些人对于“《王者荣耀》使小学生对历史产生误解” 的忧虑。有当老师的网友称,在上课时,有学生非要与之争执:到底荆轲是男的还是女的?但记者采访在市一小就读的小文时,他却有不同意见,他说他就是因为喜欢赵云,才读起了三国演义,学历史的时候,看到游戏里的一些人名会特别敏感,也正因为这样,他对历史才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
《王者荣耀》在中小学盛行,对学习有影响吗?记者采访了市一小的王老师。王老师说:“有些学习比较自觉的,影响就不大。但对于一些没养成回到家立马写作业的习惯的学生,玩了之后就不会写了,有些甚至为了玩游戏,学习上草草了事。而有不少学生在班群里讨论《王者荣耀》,从班级角度上讲,这挺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而且有些学生为了抒发输游戏的心情,会用上不少粗俗用语。”
议论 你支持孩子玩《王者荣耀》吗?
世界上大多数事物都难以用单一的利或弊来界定,《王者荣耀》引发了大量争论。有人总结了网友的观点:比起《王者荣耀》,抗日神剧更歪曲历史,谁也不会把游戏当真,不必大惊小怪;玩游戏也有助于理解历史,《王者荣耀》里面的历史人名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王者荣耀》的做法篡改了历史,使人们对历史的感知混乱。那么,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支持孩子玩游戏?
支持:朱先生告诉记者,最近腾讯游戏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很多家长认为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沉迷游戏而无法自拔了。“我们自己都是从小孩子过来的,小时候父母也经常不让我们到外面的电子游戏厅玩游戏,如果被父母看到自己在游戏厅玩游戏,父母不是打就是骂,但是有用吗?我们还不是一样偷偷摸摸地跑去玩。”所以,他认为堵不如疏,要跟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可以玩多长时间。“像我儿子一样,周末回来做完作业以后,他会玩几盘《王者荣耀》,然后就会帮忙做家务。儿子也跟我说过,说他现在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担心他。他自己会把握好分寸,不会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我儿子没有食言,上个学期期末考,他总成绩全班排名第一,在全年级18 个班中他排在十名内。”
反对:市民张女士的儿子今年8 岁,“很喜欢玩游戏,就那个《王者荣耀》。”沉迷游戏的儿子令张女士很苦恼,她坦言,如果可以的话,她坚决不让孩子玩。而杨女士认为,小孩子年龄小,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早地接触网络会使得孩子吸收到不良信息,“小孩子不像大人那样,已经形成了稳固的认知,他们的世界还是一张白纸,还需靠家长、学校、社会的良好引导来让他们染上漂亮的色彩。”而在记者的调查中,受访的大部分市民都是持反对态度的。“如果是小学阶段,我反对他玩任何电子游戏,到中学以后可以适当地接触。”市民曾先生说道。
引导 家长、学校、游戏制作方应加强监管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报了一个病例,一名17 岁小伙因沉迷《王者荣耀》激战40 小时突发脑梗。不管怎么说,过度沉迷游戏肯定是于人无益的。受访市民普遍表示应该加强监管,莫让孩子沉迷游戏、荒废学业。
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在监管问题上,家长、学校老师、游戏制作方都应该负起责任。有网友认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孩子们玩《王者荣耀》的激情来讲课,教导孩子们认识正确的历史。市民何小姐说:“游戏制作公司应该实行实名制,这至少能禁止拥有自己手机的小学生玩。至于用家长手机玩游戏的小学生,我觉得这是家长的问题了,在这方面家长要加强管教。”而曾先生认为家长负主要监管责任,要正确引导孩子,“我以前也是个游戏迷,后来有了目标才能克制住自己。所以,我认为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让他自己来克制,强制管教是很被动的,效果估计也不会好。”
本报记者 杨容 苏远龙 见习记者 刘世铭
上一篇:多亏特区来的“亲戚”伸援手
下一篇:我市三级医院年内叫停门诊输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