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这些“礼物”静静诉说着 那些年难忘的师生情谊

阅读提示: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1985 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而 1985 年 9 月10日,就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眨眼间,今年 9 月 10 日已是我国的第 33 个教师节,那么不同年代的教师对教师节有着怎样的感悟?收到印象最为深刻的教师节礼物是什么?又有着什么让人动容的故事呢?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通过30多年来教师节礼物的变化,来共同聆听不同年代的教师们讲述那些年的追梦故事,窥探他们的育人智慧,体会师生间那一份不变的情谊。

叶洪:河源中学物理教师

人生中第一个教师节礼物:一条毛巾、一个搪瓷杯

“今年是我过的第33个教师节了。”河源中学的物理老师叶洪在聊起教师节时不由得感慨道,1985 年 9 月 10 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教师节。1984 年,年满 20 岁的叶洪从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河源中学任物理老师。1985年,当他从报纸上得知国家将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时,心里满是激动和兴奋,“当时感觉自己像被‘解放’了一样。”叶洪在言语间按捺不住自豪和骄傲。

叶洪的父亲是一位数学老师,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予其很大的影响。叶洪 1980 年高考填志愿时,父亲建议他填报华南师范学院的师范专业,犹记得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阿洪,现在做老师和以前不一样了,你们这一代老师是邓小平同志领导下的‘师’,国家一定会重视教育的。”父亲的话让叶洪立志要成为一位教师。在大学二年级时,父亲的离世也让叶洪将投身教育事业视为是对父亲教育精神的一种传承。

叶洪说,那年教师节,学校举办了一个教师节联欢晚会,他和学校老师在晚会开始前将教室里的课桌椅一一摆放在学校的一块空地上,全校一百多位教师就像学生一样端坐在座位上尽情畅谈,感受节日的喜悦。空地上还有个舞台,不少老师自告奋勇上台表演相声、小品、唱歌等节目。“学校给老师们赠送了印有‘欢庆第一届教师节’的一条毛巾和一个搪瓷杯,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礼物,但是意义重大。”回忆起第一个教师节的点点滴滴,叶洪脸上露出了怀念之情。

每一个教师节,学生都会给叶洪赠送花束、卡片、杯子等礼物,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学生写给他的留言,说着,他便从抽屉里拿出了今年高考毕业的学生送给他的留言本。“有时工作累就会拿出来看一看。”叶洪说,这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敬爱,也是他从教多年来的力量之源。他表示,教师节没有设立前,老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是人们眼中的“臭老九”,但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在渐渐提高,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也愈来愈浓。然而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教好书、育好人依旧是他最大的追求。

何秀妹:河源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难忘的礼物:患病学生赠予的钢笔

今年是何秀妹过的第20个教师节,时间长得让她记不清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到底是怎么过的。自 1997 年 7 月毕业至今,何秀妹一直从教于河源市第二中学,现为语文高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及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她说自己教师节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乐观、积极、阳光的少年。

新学期伊始,何秀妹接手了新的班级并担任班主任,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哪个学生的头发不行、指甲太长、作业没做等等,事无巨细都需要班主任操心,何秀妹笑称自己既像孩子们的保姆,又像他们的教官。“当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心。”何秀妹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 20 载,用实际行动感化着学生、感动着家长,不仅让她获得过“河源十大最美教师”的荣誉荣誉,,也赢得 也赢得了学生们的敬爱。 ““每年教师节 每年教师节,,学生们不仅会在课堂上 学生们不仅会在课堂上祝我节日快乐,还送了我很多手工的卡片和小礼物,这个笔筒就是学生送的。”何秀妹拿起办公室桌面上放着的手工笔筒,高兴地向记者展示。说起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礼物,何秀妹告诉记者是一支钢笔。这支钢笔是去年教师节当天,由学生的奶奶转送的。

这位学生因为身体原因,经常需要打针吃药甚至住院,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何秀妹了解他的情况后,嘱咐同学们不能歧视他、要多关爱他,还组织同学们为他捐款,让他能在班级里平等快乐地成长。学生感念于心,去年教师节当天,虽然还在广州住院,但是却提前准备好了礼物并托奶奶送给何秀妹。“他自己还在受病痛的折磨,却仍然不忘老师,真的让我很感动。”在何秀妹看来,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周春情:河源市第一小学英语教师

孩子们无形的礼物才最让人感动

2016 年 9 月,周春情作为支教老师来到了连平县高莞镇高陂寨小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乡村支教生活。这年的教师节,也是她从教 5 年来,过得最不一样的一个教师节。

2013 年,周春情进入河源市第一小学,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怀抱着对教育的热情,一直默默耕耘。2016 年,得知学校要选派一位老师到乡村支教,周春情主动报了名。虽然孩子才出生 8 个月,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支教,“因为连平也是我的家乡,我知道那里有多么需要好的教育资源和新的教育理念。”

到了高陂寨小学,周春情不仅负责教三个年级的英语课,还承担起了当地的英语教研活动,整个镇的英语老师都会来听她上课。虽然条件艰苦,压力巨大,但周春情都一一克服了。“这边信息化资源太少,学生们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上课要放慢速度,一点一点地教。”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周春情还发动市一小的老师和学生们捐赠了不少连环画等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今年 7 月,周春情离开高陂寨小学时,孩子们已经会主动在课间找书看了,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都有了改变。

每年教师节,周春情都会收到不少学生送的鲜花、笔筒等礼物,“比起这些有形的礼物,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这种无形的礼物才是最让我感动的。”说起支教期间的教师节,周春情告诉记者,乡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比较腼腆,不善于表达感情,但是他们却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有一次,我在讲课时举例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鸡蛋果,课后就有学生摘了自家的鸡蛋果送给我,他们会把我说的话记在心里。”周春情说,自己从不后悔选择了去支教,作为 80 后,自己还年轻,有着无限的激情,应该多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给乡村孩子带去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一个老师更大的价值。

钟林洁:河源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最为动人的礼物:一张自制的节日卡片

90 后女生钟林洁正准备迎接她人生中的第三个教师节,从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怀揣着对教育的向往和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成为了市一中的一名语文教师。当记者问及印象最为深刻的教师节礼物时,“学生亲手制作的一张节日卡片。”钟林洁认真地说道。

一天放学后,以前带过的班级的一名女学生特意来到她办公室,郑重地递给她一张节日卡片,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尊敬的钟老师,虽然您这个学期没有做我们班的班主任,但还是感谢您之前的教导。”学生还在卡片上描绘了一些花草图案作为装饰,就是这样一份简单的礼物给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钟林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告诉记者,学生真的非常纯真,他们平时没有什么零用钱却尽最大的努力向老师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谢,这一份用心和真诚让她十分感动,同时对于她而言也是一种激励。

钟林洁认为,现在教师的地位与以前老一辈教师相比有较大的改变,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的认可,教师表彰大会、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教师扶持政策的出台等等,促使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市民观念的转变,家长们从之前“教育就是将孩子交给学校”的观念,转变为愿意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与孩子一路同行,更懂得教育的真正含义。

“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过大,反而不利于学生成长。”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她表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要把握好“度”的原则,懂得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主动积极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本报记者 邓宇姗 谢素婵



相关热词搜索:礼物


上一篇:“绿富双赢”,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下一篇:我市举办“2017河源电网开放日”活动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