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每一件礼物,都是爱的“惦念”

回家的行囊,装着满满的亲情

每一件礼物,都是爱的“惦念”

回家!回家!回家!俗话 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 一年的春节到来,在外打拼一 年的人们,不管身在何方,都会 背起行囊,踏上回家过年的旅 途。行囊里装载着一年的收 获,也装了带给家人的礼物,这 些礼物满载着爱与温情,穿过 山川湖泊,交到家人的手中,熨 帖暖心。近日,本报记者深入 工厂、车站,用文字和镜头记录 游子的回家行囊,记录他们对 家人的思念与心意。

不拘什么,总得带点东西

1 日下午,在河源火车站外 见到严传成时,他正坐在一个装 满东西的白色水桶上,旁边摆放 着大袋小袋的行李。他告诉记 者,自己给小儿子带了点吃的。 “ 不知道买什么好,但毕竟大半 年没回去了,总得带点东西回 去。”严传成一边说,一边从包裹 严实的行李袋中抽出了一袋果 脯、一罐黑糖姜糖。


回家的行囊 身旁的无人机,是一位外出务工的母亲给儿子的礼物。

严传成是河南信阳人,家里种 着毛尖茶,每年春节摘茶后,他便 跟几个老乡一起出来打打工,赚些 钱。今年出来后,他还未回过家, “哪有不想家的呢,老婆和孩子都 在家呢。好在现在到处都有免费 的网络,每天下了工我们会通通电 话、视频”。

“ 不回家不行”,在交谈中, 严传成几次说到这句话。为了 早点回家,他辞了工作,提前一 个月买票,离发车时间还有3 个 小时就到火车站等候。“ 买的是 站票,要坐17 个小时车呢,这个 水桶就是专门带来在车上歇脚 的。”严传成没买到河源站的车 票,他买到的是深圳到河南的车 票,异地上车,多花了几十块钱, 他为此有点心疼但为了回家也 舍得。

一家团聚是最好的礼物

兜里揣着一个月前买的车票, 发车时间是下午5 点10 分。离上 车虽然还有十五分钟,但显然他已 经迫不及待,眼睛不时地盯着手机 上的时间,生怕错过火车。徐先生 家在湖北黄石,目前在惠州做装 修,因在当地购不到票,故转车到 河源搭乘回乡的班车。在候车大 厅里,徐先生身旁除了满满两大包 行李外,还有一个白色油漆筒,他 说这是为了防止只有站票而用来 坐的,里面也放有行李,但有座位 的他,现在看来是有点笨重了。


在河源火车站候车室的旅客,排队准备验票。

“除了行李之外,就是一些衣 服和零食,因为我老家比较偏僻, 买不到这些。”说着,徐先生捂了 捂行李,显得很满意。2010 年为 了供弟弟妹妹上学,徐先生来到 千里之外的广东,如今弟妹都已 经工作、成家,自己也在惠州娶 妻,但徐先生每年还是坚持回去 老家两次,“中秋和过年必定要回 一次,毕竟爸爸妈妈都老了,也很 久没见弟弟妹妹了”。提起家人, 徐先生的眼里就有了光。他说这 次非常幸运地抢到了坐票,往年 都是站13 个小时回去,不过即使 是站票也不怕,能一家团聚就是 他们一家最好的礼物,他可不能 缺席。

回家礼物代表一份心意

1日下午,黄小姐也携着女儿踏 上回家之路。黄小姐是中国移动有 限公司的员工,工作之余,她早早地 为父母和女儿挑选了新衣服,带回龙 川老家。不仅如此,她还专门为女儿 挑了满满一袋零食,把两个塑料袋都 塞得鼓鼓囊囊的。黄小姐自2011年 来到市区工作,平时两个星期回家一 次。会给爸妈带点营养品,但因为今 年冬天特别冷,所以她特地挑了些保 暖衣物回去。当然了,黄小姐说这其 中最重要的“礼物”还是父母的孙女: “因为女儿跟我在市区住,爸妈每次 都念叨着要看她,这回特地请了一个 月假,让他们看个够了”。

黄小姐说,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 了,其实父母啥都不缺,不过她还是习 惯没事就给他们带一两件衣服,毕竟 儿女买的不同,代表一份心意。提到 此处,黄小姐还说每次买东西都会被 爸妈“嫌弃”一番,“刚拿回去他们总是 嘴上说浪费,免不了一番说教,不过每 次来客人都会夸我买的衣服合身”。 其实,一想到父母“嫌弃”过后的喜欢, 黄小姐还是打心眼儿里觉得幸福的。

想看儿子收到礼物的表情

在河源火车站候车厅,记者遇到 了回湖北老家的一对夫妻,他们身旁 摆着3大袋满满当当的行李,显得很 是笨重,而其中一个用绿盒子装的无 人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架无人机是胡 海燕准备带回家给儿子的礼物。

“本来想回家再买的,但家里 是一个小县城,可没这种高科技, 所以干脆在这里买好了带回去。” 说起这些礼物,她一想到儿子收到 礼物时那高兴的样子就不自觉地 喜笑颜开。2008 年就外出打工的 胡海燕是一名贴瓷片工人,因为工 作性质的原因,时常要辗转于各大 城市,通常哪有活就去哪,因为漂 泊不定,只好把儿子留在家里给父 母带,一年通常只能见两次,“暑假 的时候,我会把他接过来,但大多 时候都是父母在带,本来今年没那 么早放假,不过我辞职了,因为还 是家人重要”。

除此之外,胡海燕还带了几包 零食。她告诉记者:“我刚在外头 特产店买了几袋蜜枣,还有一袋核 桃粉,我娘冲着喝也方便。已经快 半年没见孩子了,不知道他长高了 多少。”胡海燕只买到了站票,前往 家乡的这13 个小时可想有多折腾, 但想起即将见到家人,胡海燕依旧 禁不住兴奋。

离家行囊比回家的更重

“订了票了,本周六的,一个 月前票刚出来我就赶紧上网 抢。”尹华平是市高新区一家家 具厂的程序员,1 月30 日这天他 还在正常上班,但回家的行囊已 经慢慢地在充实中了。这天在 忙碌的工作之余,尹华平特地抽 出时间来逛街,他要给爸爸妈妈 买过年的新衣。

“给爸爸买了一件很保暖的大 衣,妈妈的没买到合适的,只能等 回去后陪她一起上街去买了,也 许这样她会更开心点。”除了衣 服,尹华平还给爱抽烟的爸爸买 了几条烟。

尹华平是湖南邵阳人,自2012 年毕业后就独自一人外出打拼了, 因为路途遥远、工作忙碌,他每年 只能在过年时回乡一趟。今年为 了多陪陪父母,他在春节假期之余 还另请了6天假。

作为一个怕麻烦的年轻人,尹 华平不喜欢带太多行李,他收拾了 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其中给家 人的礼物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位 置。提起行囊,尹华平笑说,等年 后自己离家的时候行李还会更重 些,“我爸妈会给我箱子里死命塞 家里的腊肉、脐橙、血丸子等特产, 生怕我在外面没吃的”。

本报记者 杨容 刘世铭 苏远龙

 



相关热词搜索:礼物 每一


上一篇:河源地区白内障手术革命性升级
下一篇:变的是年味,不变的是人情味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