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减少 文明素质提高
日前,创文市民观察团先后来到了市区中山大道华怡大厦路口、兴源路、大同路、沿江路,实地探访市区的交通秩序情况。通过实地探访,市民观察团的成员们发现,河源的交通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不仅交通违法现象越来越少,市民的文明素质也越来越高了。
江北大队副大队长刘小海向市民观察员们介绍兴源市场外道路的交通状况。
交通设施优化 市民感到满意
烈日下,市民观察团成员与女子中队示范岗交警进行着殷切交谈。女子中队中队长罗莉娟告诉市民观察团成员,中山大道华怡大厦路口车流量大,是市区交通管理的重要路口。原来的华怡路口,车辆与行人乱闯红灯,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随意掉头、逆行,摩托车驾驶员不戴头盔,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状况较为严重,经过长期监管与整治后,交通违法现象越来越少,市民对交通指示更熟悉了,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华怡路口的斑马线引起了市民观察团成员的注意,原本单一整齐的白色条纹之间添加了一些更为亮眼的黄色标线,非常醒目。执勤交警介绍,这是“爱心斑马线”,目的是提醒车辆要礼让行人。不止华怡路口如此,市区的斑马线在近期都陆续做了同样的改动。
市民观察团成员何秀珍是一名家庭主妇,她结合自身平时的所见所闻,向记者表示,河源的交通秩序比以前好了很多, “以前行人过马路不一定从斑马线过,想走哪里就走哪里,横穿马路;现在我们有天桥了,斑马线也比较多了,市民都会按照斑马线来走。”她还对我市各大路口设置的左转待转区盛赞不已,认为待转区的设置对于交通堵塞、摩托车越线停车乱象都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兴源路、大同路、沿江路的交通秩序在经过修正路面、设置中间隔离护栏、安装监控摄像头等工作措施后,也变得更为顺畅、有序,成为了我市交通示范路。市民观察团成员对在道路中间设置隔离护栏的做法表示高度赞同。市民观察团成员冯士杰表示:“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行人乱穿马路、机动车乱掉头,很值得提倡。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建了护栏导致自己要走更远的路,但这是为他的人生安全负责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去遵守这个交通秩序。”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江北大队副大队长刘小海告诉记者,通过设置中间隔离护栏,首先解决了行人乱穿横穿马路的乱象,再就是解决了机动车乱掉头、乱变道的乱象。他介绍说:“原来的大同路,没有中间隔离护栏,很多车随意掉头、随意穿插,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是引发交通事故大的一个主因。”
据悉,接下来,交警支队将在兴源路、沿江路、大同路等示范路的基础上,再向其他道路做延伸,以这些示范路为基准,继续推广基础设施的各方面建设。
市民观察员冯士杰的记录卡。
大同路道路中间设置了隔离护栏,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市民观察员经过寻访后,认真填写记录卡。
学习好的经验 创新违法惩治措施
据了解,市公安局自4 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城市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并启用了110 个摄像头对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全面整治,全市道路交通环境有了明显好转。
对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采取的严厉整治之举,市民观察团成员表示理解与赞同,也认为该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市民观察团成员张津于2013 年来到河源,目前在大同路一家企业做策划工作,她表示,以前大同路交通状况较差,车辆乱掉头现象严重,路面也基本上是月月修,对市民造成较大困扰。“沿江路、珠河桥那段,比以前好很多。以前我们都知道,珠河桥那段上下班时间是很堵的;现在的话,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从那边走都感觉畅通了。另外最大的改善就是大同路,车辆乱掉头的现象少了好多。希望在创文过后,不管是市民也好,政府也好,要继续维持创文的氛围,不管是人让车,还是车让人,我们大家要做一个文明人。”
除了对我市创文成果表示赞赏,市民观察团成员也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何秀珍认为,河源在惩治交通违法人员的措施上可以学习一下深圳的做法,“只是口头教育、罚款处理,感觉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为他意识不到自己做法的危害与交警执法的辛苦。建议学习深圳的做法,让闯红灯、横穿马路的人来做劝导工作。”张津在创文市民观察团实地巡访情况记录卡(交通秩序)写下建议:在斑马线增设“车让人”标语,加强宣传,提升市民素质。
记者查看观察员的记录卡发现,在“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现象”“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分类收集;无乱扔杂物、车窗抛物现象;无随地吐痰现象” “管理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现象、小广告乱张贴现象”等评测内容及标准方面,观察员们都写上了大大的“满意”。
本报记者 杨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